腹膜透析方便 為何90%選血液透析?
■肌酸酐指數逾6 「洗腎」已來按門鈴
台灣洗腎人口,截至去年底有5萬8,726人。台北縣立醫院腎臟科主任許文定說,初估到今年2月,全台洗腎人口可能已突破6萬人,平均每千人就有2.6人洗腎。至於洗腎費用則依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兩種不同方式有些微差異,前者每月約5萬元、後者約4萬5千元,均由健保給付。
許文定指出,要了解腎臟是否出了毛病,驗尿是第一步,先了解尿液中「肌酸酐(Creatinine)」含量,「肌酸酐」是肌肉代謝產物,腎臟是排除肌酸酐最重要的器官,每人每天排出體外的量幾乎是固定的,如果體內積存過多肌酸酐,就表示腎臟出了問題,無法正常工作。
他表示,一般人肌酸酐正常濃度指數為1.3,若超過1.3即表示腎臟開始有問題,指數達到6以上,就必須考慮洗腎,指數達到10以上,代表腎臟已嚴重病變或衰竭,完全無法排除肌酸酐,在臨床診斷治療上,幾乎已與洗腎畫上等號。
■血液透析法 每周跑3次醫院 每次4小時
許文定說,治療腎臟衰竭的方法共有兩種,包括換腎及洗腎,但台灣可供換腎的腎臟來源不足,因此腎臟衰竭病患大多採用洗腎方式治療;而洗腎又可分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2種方式,其中9成以上民眾採用血液透析,僅7%至8%患者採用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必須先經「動靜脈管術」的手術,通常在手臂上開口,將手臂的動脈與靜脈以管相接,約3到4周後,就可到醫院做血液透析治療。
每次到醫院洗腎時,於管上扎入2根針管,1根針將血液抽出體外,經由血液透析器(即俗稱的人工腎臟)中的「人工半透膜」,將血液中的尿毒分子及肌酸酐帶離人體,另1根針則將淨化的血液送回體內。
一般來說,做一次血液透析約需4至5小時,由於離開醫院後,體內尿毒分子與肌酸酐便開始重新累積,因此患者每周需回醫院3次做洗腎治療,由於是醫護人員協助洗腎,病患不需學習更換透析液,因此較多患者採用此治療方式。
■腹膜透析法 每天在家3~5次 每次半小時
腹膜透析是透析方式中最早被採用的治療方式,和血液透析不同,腹膜透析利用人體天然的半透膜,即腹膜代替腎臟功能,經由透析液來移除體內水分、尿毒與肌酸酐來淨化血液。
腹膜透析需先經手術,將腹膜透析導管植入腹腔,約10到14天後開始做腹膜透析治療,由患者每天自行更換3到5次透析液,每次放流含毒素的透析液及注入乾淨透析液,約需20至30分鐘。
由於患者自行操作,不論在家中或上班都可,較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
因腹膜透析可由患者自己動手,自主性較高,政府於2、3年前鼓勵患者做腹膜透析。不過,許文定也說,腹膜總會有損耗不堪使用的一天,各國以腹膜透析治療的腎臟病患者,最後大多還是轉為做血液透析治療。
國內有使用腹膜透析20多年的案例,有醫師認為,腎友在沒有殘餘腎功能時(每天尿液小於50cc以下)時,尿毒清除率會不足,宜及時改為血液透析,較能預防併發症,維持身體健康。
另外,患者必須學習更換透析液的流程,且須做好清潔工作,不然很容易造成腹腔感染引發併發症。
【2009/03/01 元氣周報】
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之比較
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 | |
通路 | 動靜脈瘻管 | 腹膜透析導管 |
方法 | 須扎兩針,體外透析 | 免扎針,體內透析 |
時間 | 每週三次,每次4~6小時,照醫院安排 | 每日4~5次換液,每次約30~40分鐘,可依作息調整 |
場所 | 醫院,透析診所 | 家中或任何適合換液場所 |
執行者 | 護理人員 | 自己或照顧者 |
血壓 | 兩天透析一次,透析前後血壓變異大 | 持續緩慢脫水,血壓平穩 |
飲食 | 限鉀、磷、鹽和水份,蛋白質適度(1.0~1.2gm/kg),不限糖分(糖尿病除外) | 不限鉀、適量水份,限磷,鼓勵較高蛋白質飲食(1.2~1.5gm/kg) |
透析時可能產生的症狀 | 快速移除毒素及水分,透析後易出現不平衡症候群(噁心、嘔吐、痙攣、頭痛、高/低血壓) | 平穩移除毒素及水分,透析過程不會有不適感。 |
感染可能性 | 血液感染可能性較高 | 血液感染機會低,但有感染腹膜炎可能 | 生活品質 | 時間安排受限於醫院透析時間表 | 可自行調配換液時間 | 殘餘腎功能 | 殘餘腎功能喪失快 | 延長保留殘餘腎功能時間 |
(圖表資料來源/全民健保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
推薦文章
-
75歲糖尿病嬤腳趾發黑險截肢 細胞治療重塑壞死組織
-
如何照護老寶貝/照顧老爸老媽 在家也好好玩
-
院長講堂/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長王偉傑 喊話「全院顧一人」 給病人最好醫療
-
「一口氣吃根香蕉都會死」她目睹丈夫10年洗腎歷程 曝最大苦痛:被當作通勤普通人
-
重訓+高蛋白飲食=NG護腎運動!醫建議的最佳護腎運動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