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人就會有1人發生 糖尿病患注意5警訊防腎臟病變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左起為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黃兆杰、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記者邱宜君/攝影

台灣約250萬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人就會有1人發生慢性腎臟病,健保署今年3月1日將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病的照護整合為一個「糖尿病腎病變」DKD方案,預估可照顧22.8萬名同時罹患這兩種疾病的病人,截至9月已有5.8萬人加入。醫師提醒,糖尿病患應謹記「泡水高貧倦」5大早期腎病警訊,學習看懂健康存摺的檢驗結果,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黃兆杰表示,糖尿病和腎病共病比例高,過去病人都要參加糖尿病(DM)和初期腎病(CKD)兩套方案,造成不便,因此3月推出DKD照護整合方案,讓病人免於舟車勞頓,也鼓勵醫護人員的額外付出。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罹患糖尿病7到10年之後,約有三分之一病人會發生慢性腎病變,同時罹患腎臟病和糖尿病的患者,住院風險增加14倍。希望透過DKD方案,賦予患者自我照顧能力、給予個別化的衛教、喚起健康識能。

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國際研究顯示,若有完善的腎病照護計畫,可降低61%腎功能惡化機會。過去台灣推動腎臟病整合照護,全世界第一名,今年把糖尿病和初期腎臟病兩塊照護連結起來,這是全世界第一個糖腎共照的平台,預計可降低40%腎功能惡化機率。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說,台灣面臨「壽命延長導致慢性病更多」、「糖尿病患年輕化」兩大問題,共同挑戰是中老年併發症接踵而來,需要及早預防,要讓病人有自我照顧的能力。

「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是腎病變的早期症狀,王治元提醒,可以用「泡水高貧倦」來記憶,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功能也很重要,如果懂得看報告,就能提前注意,例如「輕微蛋白尿」就是警訊。

糖尿病 腎臟病 蛋白尿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