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男治禿 抹生薑、擦啤酒都來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5成民眾對掉髮跟變胖一樣焦慮
嚴重掉髮讓男性心煩,日前一項調查指出,近五成民眾認為掉髮跟變胖、皮膚變差一樣令人焦慮,一名年輕男性甚至因為擔憂旁人眼光,不敢給髮型設計師剪頭髮。調查也發現,超過6成的男性對掉髮選擇「順其自然」。
台北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詹融怡提醒,若是雄性禿卻不治療,很可能40歲就變成光禿禿的電燈泡。
一名28歲男性,三、四年前後腦的髮量開始變少了,他想起父親也有掉髮問題,因為怕自己的頭髮越來越少,自己嘗試抹生薑、擦啤酒再用布巾包頭,還曾花了5、6萬元到生髮中心買課程,卻都沒有改善,因為對髮線後退很在意,最後不敢再去髮廊剪頭髮。
一項針對約1000名男性進行的「男性生理焦慮」網路調查顯示,近五成受訪者認為髮線後退比體重增加、皮膚變差等問題更難以改善; 近五成表示,掉髮跟變胖一樣,是最令人焦慮的身體變化。但超過六成的男性選擇順其自然不理會,兩成以上嘗試使用坊間掉髮偏方。
詹融怡表示,不少青少年風靡韓星,想梳整成長的瀏海,卻發現髮量不夠、甚至鬢角空空的,這才發現髮線後退而就醫。她收治過最年輕的病例,是一名國一學生,因為怕服藥會影響發育,只能請他每半年回診觀察,成年之後才建議使用口服藥物治療。
詹融怡說,治療掉髮要有耐心,正常狀態下,治療後3個月通常可停止掉髮、6個月開始生髮、並需要持續觀察一年確定治療成效,有掉髮困擾的民眾一定要耐心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睡整晚還是好累?專家曝「作息時間計算公式」算出理想就寢時間
-
新春健康計畫/每日瑜伽練習 探索內在靈性
-
大魚大肉久坐少動 當心慢性發炎
-
90歲男輕鬆打高球 關鍵在睪固酮濃度
-
「甜味劑」究竟是好是壞?有致癌風險嗎?醫建議「這類」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