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癢千萬別用棉花棒亂挖 醫教「4招」避免耳垢栓塞
在保護耳朵免受灰塵、細菌和其他外來物質的侵害很重要。然而,過多的耳垢可能導致聽力不良或不適,最常見的是出現搔癢感。
預防耳垢栓塞 日常4招很重要
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醫師分享四招預防耳垢栓塞形成:
1、適度清潔耳道:輕輕清潔外耳道最外側是預防耳垢栓塞形成的重要步驟。使用溫和的溫水和軟布或棉球,輕輕擦拭外耳道最外側,但務必不要像電視劇或是動畫裡那樣,用棉花棒插入耳朵內部,以防損傷耳朵。
2、避免過度清潔:過度清潔耳朵可能導致耳朵自然的潤滑和防護機制被破壞。除非醫生建議,否則不要輕易使用所謂的耳道清潔劑或耳垢清除劑。
3、遠離汙水及其他污染:長期暴露於外來水分刺激或空氣污染可能會刺激耳道產生更多的耳垢。必要時穿戴耳塞或耳罩可以幫助減少外部物質進入耳朵,進而減少耳垢形成的風險。
4、定期耳朵檢查:定期接受耳朵檢查,尤其是如果你有家族史或過去曾有耳垢問題。醫師可以幫助你清除耳朵內的過多耳垢,並提供建議,以確保耳朵的健康。
耳垢勿自行處理 尋求專業醫療協助為上策
如果你的耳垢真的多到受不了,胡皓淳提醒,請不要自行用掏耳棒或是棉花棒之類的東西,自己掏耳朵,因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把耳朵弄受傷。就算真的耳垢影響到聽力或是造成不適,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忙,不要自行處理!
延伸閱讀:
·耳朵癢用棉花棒挖錯了!醫教「3招」防外耳炎 這1款式耳機也要少用
·鼻孔要每天清?鼻毛要拔嗎?醫破解萬年迷思 1習慣恐常流鼻血、細菌感染
(責任編輯 葉姿岑)
推薦文章
-
柯文哲緊急動泌尿道手術!什麼是水腎?水腎會自己好嗎?
-
恐威脅性命…肺炎鏈球菌「全年都有」 6類對象建議打疫苗
-
北醫研究:2歲前使用抗生素 ADHD罹病風險增!醫:避免不必要「預防性投藥」
-
耳垢反映健康!聽力專家揭「3種顏色要小心」最嚴重恐是癌症
-
肌肉流失、吸入性肺炎…長者缺牙恐致各種疾病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