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色條紋是什麼? 醫師:小心有口腔癌機率
口腔內有白色的條紋,雖然不會痛,但吃到太燙或是太辣的食物就會變的很敏感很不舒服,去藥局買藥來噴或擦之後好幾周還是沒有效,是不是得了是口腔白班或是口腔癌?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醫師邱聖富表示,扁平苔蘚是一種口腔黏膜的慢性發炎,並被認為是和T細胞介導的自體免疫疾病相關,好發於女性(男女比約為1比3至4),發生的比率約為0.5%至2%,而扁平苔蘚也會出現於皮膚、生殖器等部位或是合併發生。
出現於皮膚的病灶較容易得到緩解,但於口腔內症狀常長達數年甚至更長,且較容易復發,口腔內最常出現的位置依次是頰黏膜、舌頭、牙齦。有幾種不同的型態,網狀型、斑狀型、萎縮/糜爛型、丘疹型、潰瘍型、水疱型,韋克漢氏紋(Wickham’s striae)為一常見的臨床特徵。
可能的致病的相關因素包含:遺傳基因、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肝炎、壓力、焦慮、憂鬱、牙科材料、藥物…等,但直到目前為止仍不知道確切的致病原因,病人通常都是沒有症狀的,有些人會有覺得口腔黏膜粗糙或是口乾的不適感,少部分人會覺得疼痛而來求診。
雖然仍有爭議,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把其認定為口腔癌前病變(premalignant disorder),雖然其惡性轉變率低,文獻回顧約為0.2%至0.5%,但臨床上仍需與其他惡性轉變率轉高的病灶做區分,經臨床醫師診斷後,需定期3~6個月做追蹤,目前較廣為接受的第一線治療用藥為局部塗抹的類固醇藥膏,其他還有一些免疫抑制劑、抗生素等。
邱聖富提醒,當發生上述口腔症狀時請先到有口腔顎面外科或口腔病理科的醫院讓醫師做診斷並治療,切勿自行到藥局買藥塗抹或服用,另外平時應注意加強自身免疫力如:適量的運動、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飲食,並戒掉菸、酒、檳榔等不良口腔嗜好,遠離太燙、油炸或辛辣的剌激食物,以期得到更理想的病情控制和症狀改善。
推薦文章
-
Omega-3抗發炎神話破滅?最新研究揭反增心臟病風險 關鍵在攝取比例
-
皮膚搔癢紅腫像不定時炸彈 蕁麻疹發作時若喉嚨緊應立即就醫
-
女性苦惱!因脫褲子尷尬而抗拒內診 恐錯失重大疾病診斷機會
-
年輕型大腸癌症狀多為排便異常!台大醫院研究:40歲就篩檢死亡風險降4成
-
早期肺癌診治系列/早期肺癌比例增,相應健保治療應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