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經前跑步致「黃體囊腫破裂」全身一半的血都流掉了
女性每個月會歷經生理期,一名女子在經期前跑步,竟引起黃體囊腫破裂,導致大出血,經緊急手術後保住一命,醫生提醒經期前可降低運動強度。
陸媒報導,長沙一名女子出門夜跑,跑到一半感到肚子劇痛、冒冷汗、面色慘白,朋友緊急將她送醫。照過超音波發現她的骨盆腔裡有一個腫包,腹腔有大量積液。經問診得知,女子正處於月經來前的「黃體期」,因劇烈運動引起黃體魄列出血。
動手術過程中發現,女子右側卵巢有一個雞蛋大小的黃體囊腫,囊腫表面有一個小破口正在出血,出血量達到2200毫升,是她全身總血量的51%。醫護人員立即為她施行黃體囊腫剝除和創面縫合手術,才保住性命。
女性除了除了經期,還有卵泡期、排卵期、黃體期三個時期:
1、卵泡期:自月經第一天至卵泡發育成熟,需10~14日。
2、排卵期:多發生在月經來潮前14日左右。
3、黃體期:排卵日至月經來潮為黃體期,一般為14日。
醫生表示,女性在黃體期進行劇烈運動,容易導致黃體囊腫破裂大出血,這種情況常見於20-40歲的女性,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腔內出血,嚴重的可出現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許多人質疑,這代表生理期不能跑步或運動?醫生指出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生理期的症狀和感受也不同。如果經期不適感很強,就不要勉強運動;如果不適感不明顯,可以在經前2~3天降低運動強度,例如快走或短距離慢跑;3天之後可以逐漸恢復日常強度。
推薦文章
-
日本「長壽之鄉」76歲名醫傳授:每天只要3分鐘就能激活全身的運動
-
🎧|66歲前記者變身世壯運金牌跑者!從減重起步,跑出人生新方向
-
每周上健身房5天、飲食清淡 教練健康亮紅燈「原因全出在運動」
-
邁入50歲後動不動生病!主婦部落客每天3習慣維持健康「還能順便省錢」
-
何時散步最健康?專家揭「最佳散步時間點」和該避免的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