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快送醫減少失能!當救護員安撫腦中風患者 圍觀者勿影響病患情緒
Q:東北季風通過的傍晚,連台灣最南端的屏東,體感溫度也明顯下降。這天,坐在辦公室60多歲的老陳準備下班,他從椅子上起身時,突然單側手臂不能動、跌倒在地,旁人趕緊撥打119。消防救護員到場後,不斷安撫他不要緊張、身體放鬆,沒想到看熱鬧的同事大聲嚷嚷說:「這就是中風啦!」這時在旁邊的你會怎麼做?
教官小叮嚀
李炯佑/屏東第二消防分隊分隊長
李炯佑表示,意識還清楚的中風患者,面臨突然的單側肢體無法動彈感到緊張,身體自然亂揮亂動,血壓會跟著升高,恐加速腦血管出血擴散,或是栓塞更嚴重,都可能加重病情。
所以,緊急救護員到場時,除了藉由「辛辛那提中風指標」評估,並給予心理支持、安撫情緒,針對身體躁動的患者還可利用「患肢側躺」方式,哪一側癱瘓就用該側側躺,以身體的重量壓制使患者不躁動。同時,他提醒案發第一時間,旁人應立即打119通報,不要圍觀討論,避免不正確的資訊或言詞,影響患者情緒,應由專業救護人員進行評估及後送治療。
位處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工業區林立,機電設備交錯著複雜管線,消防宣導想必會著重在火警。不過,擁有高級救護技術員資格、21年消防資歷的屏東第二消防分隊分隊長李炯佑說,除了火警,工業區反而更應加強急救知識訓練與緊急救護通報流程。
工業區廠房複雜,通報務必清楚,以免影響救援。
他說,一般民眾碰到緊急狀況,通常會亂了手腳,尤其工業區內廠房大,若通報過程中沒有清楚說明患者確切位置,或派人引導,都會延誤救護時間。所以除了建立廠區定期教育訓練,增進員工對疾病的徵狀辨識,也會加強注重通報細節,才能快速引導救護人員抵達現場。
談到腦中風的症狀,多聯想到半側肢體或臉部麻痺無力、步伐不穩、語言障礙等警訊,但也有不少民眾誤認脖子僵硬就是中風。衛福部屏東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勳章說,門診確實有民眾會前來詢問,他也破解迷思,強調脖子僵硬和中風無關,反倒是姿勢不良等原因造成,這也顯示要加強大眾對於中風的認知和警示。
把握急性中風黃金治療時間,降低預後失能。
根據健保署統計,屏東縣在 2021年的腦中風就醫人數為1萬3千多人,顯示腦中風人數持續地增加,屏東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昶宏表示,中風時急性期能搶救多少腦細胞回來,直接影嚮其功能恢復的好壞。研究數據顯示,當腦血管阻塞時,每分鐘會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也就是一小時內接受治療可救到7成腦細胞,兩小時內剩下4成,三小時只能救到2成。
急性腦中風分為缺血型和出血型,而近幾年占八成多的缺血型腦中風的治療方法一直在進步,發病後4.5小時內可以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或是24小時內做腦導管取出動脈內的血栓,有機會降低預後失能的可能,因此唯有搶時間打通血管,才能搶救到親人的腦細胞,讓其恢復到最好。所以有中風症狀時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及早就醫,搶時間以救更多的腦細胞。
緊急救護員是醫師現場的眼睛,觀察處置很重要。
在醫療資源方面,屏東縣的中度、重度急救醫院間數低於高雄市,因此當腦中風患者需要進一步做動脈血栓移除術時,就可能需要轉送到高雄市的醫院協助。林勳章指出,腦中風的急診醫療團隊至少要有三組人馬,以因應不間斷地人力輪調,除了努力備齊人力外,還透過與高醫大及高雄長庚醫院的醫療網絡串聯,進行後送。
李炯佑呼籲,民眾應謹記中風辨識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快打119」,他接著形容,「緊急救護員是醫師現場的眼睛,每個觀察及現場處置都很重要,更是關鍵。」腦中風患者到院前,第一線緊急救護員扮演著關鍵角色,把現場和患者的資訊帶到急診,轉交給醫院接續搶救,這些背後都是經驗累積。他回想,有次在緊急救護員開會時,每個人都在低頭勤寫筆記,才驚覺,原來有些分隊的案件數不多,但透過交流分享和訓練,精進技術、累積實力,盼能拯救更多在地的中風患者和家庭。
推薦文章
-
院長講堂/彭家勛行醫30多年 難忘病人手寫卡片
-
【免費活動】2024世界中風日在台北 有獎徵答拿好禮
-
沈慶京傳全身抽搐送醫做電腦斷層檢查!醫分析可能是「這種」疾病
-
急性中風救命時間拉長 溶栓治療使用率提升
-
天氣熱脫水易引發急性腦中風 醫警告「三種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