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只能吃止痛藥?中西醫不同方法找原因 減少發作頻率與程度
許多人都有頭痛的經驗,頭痛會影響日常生活,進而降低工作、課業表現,在排除致命、重大的疾病,許多人會透過藥物來止痛,但頭痛仍然不定時發作,就病人而言除了希望當下止痛外,也希望找出頭痛原因,並減少發作頻率與程度。
西醫看頭痛:
分為原發性頭痛(>90%)與次發性頭痛(<10%)
1.原發性頭痛:通常這一類頭痛,不會有致命風險,但也是大部份病患所困擾的,治療方式多為止痛藥物,常見的頭痛類型包括:
2.次發性頭痛:通常有相關的疾病伴隨,例如:腦部感染(腦膜炎、腦部膿瘍)、腦部腫瘤(原發性腫瘤、其他部位腫瘤腦部轉移)、腦部出血、急性青光眼發作、自體免疫血管炎、腦部外傷撞擊、局部帶狀泡疹、鼻竇炎等,上述疾病的治療方式,要針對疾病本身處理原發性問題,頭痛才可以緩解。
頭痛警訊:
如果頭痛伴有下列情形,較有可能是次發性頭痛的危急狀況,請盡速就醫。
包含:發燒、神經學症狀(肢體無力、臉歪嘴斜、語言表達困難、局部感覺異常)、視物不清、意識改變、快速並劇烈且難以忍受的疼痛、頭痛性質與以往經驗不同、外傷撞擊後的頭痛、本身自體免疫力低下(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等、有癌症相關病史、頭面局部皮膚皮疹、現行懷孕中等,以上狀況建議盡速前往醫院就醫。
中醫看頭痛:
頭部是十二經絡氣血匯聚之處,《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頭者精明之府。」,《臨証指南醫案‧卷八》:「頭為諸陽之會。」舉凡五臟六腑的氣血接上注於頭。頭痛可因:
1.六淫之邪外襲,上犯巔頂,邪氣滯留,使氣血運行受阻,造成頭痛。
2.內傷病久,氣血不足以充養頭部,造成頭痛。
3.局部有痰濁瘀血,阻滯經絡運行,也會發生頭痛。
造成頭痛的病因:
1.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外界環境溫度、濕度等影響,不經意間受到風吹、日曬、雨淋等。
→即中醫的外感六淫之邪。
2.由於日常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來源大;或是飲食不正常,長期使用容易造成頭痛的食物;或是本身體質因素等。
→即中醫的內傷頭痛,因為影響到臟腑系統,同時會有其他的身體症狀。
3.因為跌倒外傷,造成局部經絡運行不暢,在中醫的理論下有病理產物,如:氣滯、血瘀、痰濁等因,局部循環差,也會造成頭痛。
中醫治療:中藥、針刺、穴道按摩
中醫對頭痛的治療,經過許多的研究顯示,可以透過中藥(科學中藥、水煎藥物)或是針刺治療等方式,來改善頭痛的發作頻率、疼痛程度等。且中醫依據辨證論治的系統,在每個人有不同的生理條件與後天養成環境,在思考其病因也不同,給與的治療原則也不同,因此會對應不同的藥物、穴道,也是個人化的治療,來改善頭痛的症狀。
1.調整生活作息,不宜過度勞累,有充足且良好的睡眠。
2.均衡的飲食習慣,減少誘發頭痛的食物,如:冰冷食物、加工食物;可增加自然原型食物的攝取。
3.適度的運動。
4.減少壓力來源,適時放鬆心情。
5.避免使用酒精、菸、大量的咖啡等。
6.注意頭部保暖,外出可戴帽子;淋浴後請盡速擦乾頭髮。
7.居住環境宜清靜,光線不要過度亮或不停閃爍,避免雜音、吵鬧的環境。
穴道按摩:因為病人的病因、頭痛位置、症狀的不同,而對應不同的治則與穴道,以下提供幾個常用穴道,實際上可以詢問中醫師給予適合自己的穴位按摩。
(本文經臺中榮民總醫院授權刊登,摘錄自中榮醫訊月刊電子報第279期)
推薦文章
-
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 只能藉助聽器或電子耳矯正
-
反覆感冒、咳嗽未必免疫力差 4個好習慣有助支持健康免疫系統
-
肺炎鏈球菌感染創5年新高 醫籲3高風險族群快打疫苗
-
🎧|潛水風潮夯!4族群風險高,醫師提醒6大注意事項
-
頭痛、走路不穩不是中風…隱球菌感染引發腦膜炎!公園、機車看到牠別亂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