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搖了嗎?常有搖晃感、失眠…三族群小心「地震幻覺」
最近地震頻傳,引發民眾恐慌,許多人感到焦慮不安,地震後仍不時有搖晃感,產生失眠、自律神經失調。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大地震之後出現搖不停的「幻震」,是一種壓力反應。
當生命受到威脅時,會感到精神繃緊、緊張及害怕,接著冒冷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驅使身體做出想逃跑的自動反應,這些都是正常生理現象。李信謙提到,地震頻繁讓壓力反應疊加,一旦負荷超量,會對身心造成極大影響。
三族群好發「假性地震症候群」
地震過後一天,不安全感應該會慢慢消除,但有些人會感到強烈的恐懼,甚至有死亡威脅感。李信謙說,有三族群好發預期性焦慮,可能罹患「假性地震症候群」。
1.曾經居住在震央處、重災區者,感覺身歷其境。2.個性本來就容易緊張者,一逢壓力就干擾身體系統。
3.有廣泛性焦慮症的人,會因為天災帶來心理上極大的壓力。
容易緊張、精神疾患 別過度搜尋網路資訊誤信謠言
假性地震症候群的狀況,又稱為「幻震」、「地震幻覺」,李信謙指出,這類患者需要外力介入,給予居家安全、救援資源等保障,或是諮詢專業醫師求助。容易緊張、罹患精神疾病者,則需要傳達正確的訊息,不要過度搜尋網路資訊,誤信謠言、假新聞,例如:住哪層樓最危險、將發生更大的地震等。
若心理焦慮造成睡眠困擾、影響日常、變得疑神疑鬼,應就醫接受心理輔導,評估是否開立藥物緩解症狀。恐慌不安會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李信謙建議,判斷資訊正確、預備逃生措施、維持規律作息,是災後自我復建要點,保持正常生活,有助於降低壓力反應。
(責任編輯葉姿岑)
推薦文章
-
喝咖啡性福又抗老化!研究揭咖啡對男性性功能4益處、改善女性認知功能
-
吃飽後容易脹氣?專家推薦「放屁散步」促進消化、控制血糖
-
65歲退休夫妻搬到機能佳市區公寓 五年後「計畫失算」後悔換房
-
短短一分鐘也能保養身體!醫分享短暫空閒可做的10項健康活動
-
豐原一家五口疑遭詐騙釀家庭悲劇 醫籲看穿詐團這二手段防上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