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婆婆為抱金孫逼健檢 新娘婚前崩潰憂鬱
32歲的雅婷在上市公司擔任部門主管,被愛情長跑十年的男友求婚後,開始規劃6月婚事,因暫無生孩子打算,打算購置套房享受夫妻甜蜜時光;然而未來婆婆卻堅持同住,要她辭掉工作、專心準備懷孕,並到公司要她遞出辭呈,去醫院接受健康檢查,男友僅勸說要忍耐。
雅婷因此吃不下、睡不好,對婚禮籌備變得消極,並常沒來由的暴怒或大哭,狀況長達兩個月,經求助身心科醫師後診斷為「婚前憂鬱症」,目前採婚姻協談合併藥物治療中。
開業身心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現在年輕世代的婚姻觀不若傳統般支配控制,趨向個人主義、較追求與另一半的自由親密關係;當兩個不同世代因婚姻關係交集時,就可能引發溝通衝突。
楊聰財說,相對於西方兩性平等,華人社會的女性,大多被要求配合男方提出的條件,造成價值觀差異或環境適應障礙而使身心不適。像是家長強勢介入結婚籌辦、公婆間相處、擔心婚後生活受限等,易在婚前產生莫名不安、對未來迷惘的焦慮,因而導致睡眠障礙、食慾不振、情緒低落等憂鬱症狀,稱之為「婚前憂鬱症」。
楊聰財說,婚前憂鬱症所出現症狀及程度因人而異,建議可採婚姻協談合併藥物治療,透過專業心理專家採婚姻協談。如先找出問題源頭,再討論對應策略,進一步探討彼此需求,對婚姻生活訂定近、中、遠程目標來攜手達成。並透過精神或身心科醫師搭配藥物,來改善焦慮、憂鬱及失眠等症狀,紓緩患者的負面情緒,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
婚姻並非兒戲,楊聰財醫師強調,若情侶有步入婚姻的計劃,建議遵循「婚姻協談七要點」,與另一半討論婚姻意義、溝通、處理衝突、規劃婚後經濟與職業等,預習婚後生活可能面臨的各種情況,討論出最適合彼此的處理方式,以利發展出幸福、長久的婚姻關係。
推薦文章
-
常覺得壓力大?營養師點名「5種食物」會讓皮質醇飆高 咖啡、甜點都中鏢
-
半夜起床尿尿超過2次降低存活率!醫解釋夜尿三成因和對症治療
-
半夜驚醒睡不著怎麼辦?女子分享「眼球運動法」助眠 網直呼:立刻見效
-
GPP談心室/10歲全身冒膿疱痛到撞牆 27年後靠新藥物找回期盼的尋常生活
-
家人說話漸結巴、詞窮?2個不明顯症狀留意是否「額顳葉型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