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談笑風生、下班耍自閉?別忽視「下班沉默症」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會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在上班時談笑風生,下班回到家後卻沉默寡言,吃完飯就想拿著手機看電影、刷微博,休息日也不願意和朋友過多交流。」其實,此類人很可能患上了「下班沉默症」。那麼,「下班沉默症」到底是什麼?「下班沉默症」 患者應該怎麼辦呢?
上班幽默活潑,下班沉默無語,這一職場現像被稱為「下班沉默症」。通常來說,有三種原因會造成「下班沉默症」:第一,回家後卸下工作的偽裝,回歸本真;第二,長時間的工作使得神經緊繃,下班後需要安靜的空間,選擇沉默就是最好的休息方式;第三,回到家後長時間無人陪伴,找不到人說話,於是下班沉默成了一種習慣。
該症看似無傷大雅,但如果長期對「下班沉默症」放任不管,就有可能引發心理疾病。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諮詢師莊麗提醒,「上班族」如果長期在下班後沉默,可能形成逃避情感交流的慣性,破壞必要的社會關係網絡,進而導致抑鬱症等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引發身體疾病。
那麼,「下班沉默症 」患者應該怎麼辦呢?河南師範大學教育與教師發展學院心理系副教授魏曙光建議,此類人群要學會提醒自己轉換角色,在工作之餘把時間留給家人和朋友,與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這種真實的社交圈帶來的滿足感和快樂是手機和網絡遠不能提供的。魏曙光錶示,「讀書可以豐富精神世界,運動可以釋放心理壓力,培養興趣愛好能夠豐富個人生活,主動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選擇對自己真正有效的解壓方法,才能遠離'下班沉默症'。」
另外,對於因工作勞累而患上「下班沉默症」的人,親友應在適當的時間適當介入,不要在其煩躁或疲勞時強制交流。面對有類似症狀的人,親友要重視日常的關懷,學會傾聽,認真體會對方感受。如此一來,「下班沉默症」患者會更願意向親友敞開心扉。
推薦文章
-
對心臟最有害的飲料 專家點名前4名你可能很常喝及有害原因
-
退休後大腦恐退化、易憂鬱 學者建議3方向改善認知和心理健康
-
身心皆處於壓力下的明顯指標 專家揭5種常見睡姿透露健康狀況
-
自己也可以輕鬆做到!專科醫推薦7要點「快速戰勝脂肪肝」
-
長時間搭機腰酸背痛怎麼辦?十年腰突患者教4個動作解放你的腰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