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年後轉職壓力大 精神科進入求診高峰
-->
年後掀起轉職潮,一份針對全台25到45歲青壯上班族進行的線上問卷調查發現,近來超過六成職人挑戰轉職,環境改變也成為引爆壓力的導火線。
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胡朝榮醫師觀察,民眾近來因為「職場適應障礙」而求診的比例激增,多數患者容易產生焦慮、煩躁、低落等負面情緒,進而引發失眠或身體不適的生理徵狀。年後是民眾常轉換職場跑道的時刻,環境與工作內容大幅變遷,內外煎熬而引發短期身心症狀,通常每年從三月開始,精神科記憶門診求診人次驟增,並維持高峰至五月。
「最近工作上常常忘東忘西、因此受到主管責備,雖不覺得工作壓力大,但記憶變差導致工作表現下滑,讓我變得很焦慮,晚上也睡不好,睡眠很淺、常常半夜醒來、早上精神就更差,也更加擔心影響工作表現,該怎麼辦?」胡朝榮表示,這些都是職場工作者就診時,常反映的心聲,顯示焦慮、壓力常為心因性「職場適應障礙」。
胡朝榮提醒,高壓雖然是現代上班族的常態,適度的壓力也有助於注意力集中,但若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認知功能與職場表現會呈現「倒U型曲線」,意即工作認知與執行力變差,導致表現下滑、因而產生更大的無力感,進入負向循環。
胡朝榮說,無論是否面臨職場轉換,首要之務應由保持良好作息開始,懂得適時休息,培養正向心裡素質;同時也建議攝取均衡營養。
日本保健食品研究專家中尾嘉宏博士指出,對於上班族而言,工作記憶可幫助作出決定,所以若能提升工作記憶,意味著決策力提升;無論是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或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都是所有上班族因應職場挑戰的重要能力,研究證實,透過營養補充可改善工作記憶與短期記憶,讓上班族能有面對壓力挑戰的能力。
推薦文章
-
慢病主題館【預防】半數60歲長者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留意這三點可預防 降低慢性病風險
-
長期疼痛找不出原因?全身5部位最常肌筋膜疼痛,5運動改善!
-
嘆氣反而能幫助心情平靜!「史丹佛式休息法」2招打造健康精神狀態
-
一談戀愛就變得不像自己?心理師分享 5 個小練習 幸福愛卻不失去自我
-
巴金森最愛問/剛確診但還未退休 如何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