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童癖 有什麼癥狀?
【元氣周報/記者吳文良/報導】
案例故事:
台北市一名李姓大學生,三月起在新北市遊走,強押或誘騙落單國小女童,先撫摸或猥褻,最後自慰給小女生看。他承認犯下五案,有強烈的「戀童癖」。李姓大學生向警方供稱,他交過女友,後來個性不合分手,這幾年卻對女童產生「性趣」。
是不是患者 對照以下準則
衛生署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指出,戀童癖是性變態的一種,主要表現是對未成熟的兒童追求生理、心理的性需求或性快感,來獲得性滿足,而非對成熟異性感到興趣。
張自強表示,戀童癖患者以男性為主,女性較少見,患者必須符合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V)中的診斷標準,包括:
1.至少六個月期間,一再出現強烈性興奮的幻想、性衝動或行為,內容是與未達青春期的兒童或兒童們(一般而言年齡為13歲或更幼年)進行性活動。
2.此幻想、性衝動或行為造成重大痛苦,或損害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
3.患者至少已16歲,且至少比準則一的兒童大五歲。
心理不健全 成長過程受挫
張自強表示,造成戀童癖的原因很多,國外有研究報告指出,大部分都與後天的心理發展有關,包括:
1.人際互動受挫
病患可能在學校或工作上與人在互動受挫折,或人際關係不好,覺得與成人互動困難,或是需要耍心機,因而感到恐懼、害怕或緊張。
久而久之就把與人互動的興趣轉到較單純或較好操控的兒童身上,藉此滿足自己的成就感。
2.夫妻關係失和
病患可能因夫妻相處感情不睦,或性生活不滿足,因而對異性成人失去興趣,進而將個人的興趣轉向容易得逞的孩童身上。
3.性發展有偏差
病患在心性發展過程中,可能留戀於孩童時期,喜歡孩童或是關心孩童,但這種心理或行為已超出正常範圍,因而造成了戀童傾向。
4.其他可能因素
●出現類似精神醫學的人格違常或是人格偏差。
●突然遇到重大事故或創傷而退化到喜歡孩童時期。
●因智能發展遲緩或器質性因素,造成腦功能損傷,因而引起戀童病態。
推薦文章
-
每一次的醫療抉擇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母親崩潰的淚水道出肩頭承載的巨大壓力
-
院長講堂/新仁醫院院長吳政哲:追求健康沒有捷徑!靠運動紓壓,再忙也會跑跑步機
-
醫病平台/用寬闊的胸襟面對不同需要的兒童
-
AADC缺乏症平均壽命5年⋯罕病童等藥已1年 母:怕等不到藥
-
兒童發展遲緩及早評估 國健署擴大補助聯評中心增至7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