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性狼瘡病童 心肌梗塞常人50倍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國內約有一千多名紅斑性狼瘡病童,體質虛弱、容易發燒、臉部紅疹。長庚醫院研究團隊發現,這類小病童也容易發生動脈粥狀硬化,長大後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約為一般人50倍。
動脈粥狀硬化易引起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但患有紅斑性狼瘡的年輕患者卻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令人意外。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黃昱霖指出,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鼻子、臉頰經常出現紅疹,形狀類似蝴蝶,因此又稱為蝴蝶斑。一般常見於成年女性,估計全台約有一千多名幼年型患者,發病年齡平均為12歲。
紅斑性狼瘡患者若發生心血管併發症,死亡率將大增。
雖然兒童期發病的病人不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併發症,但動脈粥狀硬化情況卻早已產生。長庚研究發現,78.5%紅斑性狼瘡病童患有動脈粥狀硬化。與同年齡兒童相較,小病童的頸動脈內膜較厚。
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究分析2002年到2008年76名兒童期發病的紅斑性狼瘡病患的頸動脈內膜厚度,並比較其他38名一般小朋友的資料,證實小病童在發病早期,頸動脈內膜已經出現了變化,逐漸增厚。
黃昱霖強調,只要依照醫師指示,服用「免疫抑制劑」藥物,就能達到改善紅斑性狼瘡症狀,以及減少動脈粥狀硬化,提早預防心血管疾病。另外,患者最好少吃苜蓿芽,並做好防曬預防,來避免病情惡化。
【2010/04/29 聯合晚報】
推薦文章
-
少動、多吃、壓力大?4族群當心壞膽固醇塞血管:嚴重恐猝死
-
40歲後女性心肌梗塞風險上升!自我檢測是否出現「隱性症狀」
-
身體老化會提高動脈硬化機率!從飲食做起 5招保護心血管
-
早晨五到八點是送醫高峰時段 醫師揭心血管疾病好發3大時刻
-
大幅降心梗風險 心臟外科醫師曝1個簡單習慣「可能救你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