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呆萌水豚君發狠咬一口染蜂窩性組織炎!被動物咬傷抓傷必做2件事

聯合報元氣中心 記者廖靜清報導
屏東縣四重溪公園卡比園區的水豚。此圖為資料照,非咬傷人的水豚。

呆萌的水豚君,看起來溫馴無害,但畢竟是野生動物,身上帶有未知的細菌、病毒。日前一名遊客到一家水豚農場遊玩,被水豚咬傷小腿,幾天後傷口愈來愈痛,竟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住院。

台安醫院醫療品質副院長暨感染科主任楊祖光說,蜂窩性組織炎是細菌進入真皮及皮下組織所造成的炎症,大部分發生在下肢,因為腿部容易被割傷、蚊蟲叮咬,有些患者是因為足部濕疹、香港腳龜裂,細菌進入皮膚後發炎。

蜂窩性組織炎會「紅、腫、熱、痛」 持續發燒、化膿代表細菌擴散

蜂窩性組織炎最明顯的症狀是「紅、腫、熱、痛」,當症狀較嚴重時,會合併出現發燒、畏寒、出汗、四肢無力、嗜睡等。楊祖光強調,有持續性發燒及化膿現象,代表細菌已經擴散,必須馬上就醫治療

楊祖光提到,細菌經由細小傷口進入體內,一般在第3至5天出現症狀,因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群鏈球菌要一段時間繁殖。身體會啟動防禦機制,但若剛好熬夜、壓力大、免疫力下降、血液循環差,就無法抵抗細菌的侵襲。

容易傷口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族群

1.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力不佳,且體內糖分高,是細菌最喜愛的生長環境。

2.肥胖者:血液循環較差,容易受到細菌侵擾。

3.老年人:於細菌的抵抗力較弱,且多數有慢性疾病。

4.下肢循環不良:容易水腫、靜脈曲張的人,血液循環較差。

5.濕疹、香港腳病人:患部傷口容易感染細菌,注意傷口搔抓。

蜂窩性組織炎若症狀輕微,可能自行痊癒;但有紅、腫、熱、痛等不適,務必及早就醫服用抗生素,避免拖延造成軟組織壞死。楊祖光說,療程需要持續服用7至14天才能痊癒,使用原則一定要按照醫囑全部吃完,不可擅自停藥。

90%的蜂窩性組織炎沒有明顯傷口,僅在皮下出現典型症狀,須仰賴臨床醫師的判斷。楊祖光表示,蜂窩性組織炎大多發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靠近踝關節的部位,距離心臟遠、循環不佳,約二星期的時間盡量減少站立、走動,多坐著休息,或將腿抬高。治療期間,每天將患部泡2-3次溫水,每次約10-15分鐘,促進血液循環。

被動物咬傷、抓傷怎麼處理?

動物咬傷、抓傷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狀況並不少見,楊祖光說,第一步應立即處理傷口,以清水或稀釋的肥皂水洗淨,建議另施打破傷風,降低細菌產生毒素破壞神經系統的風險。

蜂窩性組織炎 傷口 血液循環 發燒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