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今年首例日本腦炎 一度誤診流感
國內已連續三周出現日本腦炎新增個案,疾管署昨天公布國內再增1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彰化縣埔心鄉30多歲女性,也是彰化縣今年首例日本腦炎,個案一開始被診斷為流感,所幸入院後緊急插管救治,治療後狀況好轉已於上月26日出院,職場及同住者均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於6月13日起陸續出現發燒、畏寒、頭痛及意識不清等症狀,一開始被診斷為流感,但隔日就意識不清。由於個案近期無國外旅遊史,住家附近有鴿舍、豬舍及水田等高風險場所,衛生單位目前針對個案住家周邊進行捕蚊燈懸掛措施,同時加強對當地民眾衛教。
今年截至目前國內共11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1例死亡,病例分別為高雄市4例、嘉義市及屏東縣各2例、嘉義縣、新竹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死亡個案來自高市。往年國內日本腦炎疫情多為散發個案,40歲以上成人較多,2015至2018年全國同期確定病例數分別為20、8、12及25例,今年病例數居中。
林詠青提醒,感染日本腦炎患者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由於日本腦炎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請民眾盡量避免此時在高風險環境活動;如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防蚊藥劑,避免病媒蚊叮咬致病。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打免費疫苗先簽醫療決定 桃市衛生局賈蔚長曝光背後原因
-
美食安專家揭十大中毒高風險食物 一種水果入列「曾讓40人喪命」
-
支持桃園市以疫苗補助帶動預立醫療決定,結合健康管理與生命教育的創新政策
-
別再上廁所滑手機了!你不能不知道的健康與衛生3個風險
-
夏季感冒和冬季感冒截然不同怎預防?醫師教增強抵抗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