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緊急送醫該如何挑選適當醫院?以就近適當為原則
不少人可能都曾遇過需要緊急送醫,卻又不知該如何選擇的窘境,或是對於119救護車不能送至指定醫院感到不通人情等問題。究竟救護車送醫原則是什麼?如何挑選適當醫院?
送最近急救責任醫院:119救護車送醫原則為「就近適當」,簡單來說,就是將病人送至最近且具處置能力之急救責任醫院。一般而言,住家附近設有急診的中、大型醫院,通常都是急救責任醫院。然而,每間醫院所具緊急處理能力有所差異,其可分一般、中度及重度共三級,此時救護車會依病情需求,送往就近適合的醫院,以利病人接受後續治療。須特別注意的是,並非每間醫院皆為急救責任醫院。
不能跨區送醫2考量:除根據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外,其原因大致還可分為兩種,一是每個區域所配置的救護車數量是固定的,如皆依要求送至跨區或更遠之醫院,亦會使送醫時間延長,在此期間若有其他人需使用救護車,就須從其他區域調派,可能造成救護車抵達現場時間延遲。二是當病情不穩定時,仍送往較遠醫院,可能導致狀況惡化,進而影響後續治療及復原情形。
送指定醫院看生命徵象:是否要送往指定醫院,建議先考量「生命徵象」、「症狀是否危急」再做決定。一般來說,當體溫、心跳、呼吸、血壓、血氧等生命徵象不穩定,或出現胸悶、胸痛、意識改變、半側肢體無力等危急症狀時,皆應撥打119救護車,並依救護員判斷就近適當送醫,勿堅持前往指定醫院,以避免病情惡化,假設仍想去大醫院或習慣之醫療院所,可待病情穩定後再進行轉診。
避免叫119以維救護量能:若是狀況穩定且無生命危險,則可考慮直接至長期就醫院所看診,像是接受化學治療或經手術後不適者,但應避免使用119救護車,改採其他交通工具,如:民間救護車、計程車等,以利維持救護量能。
在非緊急情況下,可考慮自行或採其他交通工具送至長期就醫院所。然而,若當病情緊急應撥打119救護車,並聽從救護人員建議就近適當送醫。
推薦文章
-
【故事募集】「脈動台灣 醫路前行」改善醫療環境的50個故事募集中,即日起至5/2(五)
-
生病、航班延誤怎麼賠?旅平險與不便險適用情境不同 5大差異解析
-
朋友說他不想活⋯我該如何回應?專家教「心理急救5步驟」提供緊急救援
-
一句「他在等你們!」的體悟:醫病關係也可以是情感連結 真心陪伴才能彌補生命缺口
-
冬日取暖家中「這些區域」燒燙傷機率超高 客廳、浴室都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