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死亡率與早產有關 健保給付新生兒緊急處置費/來不及長大的孩子2
我國醫療水準不輸先進國家,但新生兒死亡率卻高於日本、南韓,且逐年增加,趨勢向上,醫界昨舉辦「降低台灣新生兒死亡率研討會」,專家提醒,晚婚、高齡生育、人工生殖、早產均會增加新生兒死亡風險,應建立嬰幼兒死亡資料庫,並進行死因回溯分析。
新生兒醫學會理事長林鴻志表示,在大部分國家,新生兒死亡原因跟周產期呼吸道疾病相關,但在台灣則與早產息息相關,連醫學中心也是如此,日韓早產寶寶占比約6%,歐美等國為9%,但台灣早產兒占比卻高達一成多。
林鴻志指出,台灣社會晚婚已成趨勢,高齡產婦比率逐年攀升,不少人接受不孕症治療,經由試管嬰兒療程,而成功受孕,如為雙胞胎,約有五成機率早產;至於高齡生育,也較容易導致早產,預估兩三年內還是無法降低早產占比。
兒科醫護不足影響存活率 健保給付新生兒緊急處置費
「新生兒科醫師、護理人員人力不足。」林鴻志說,大部分1500克以下的早產兒,在醫學中心團隊的照料下,存活率達八成五至九成,但人力缺乏,就可能影響存活率;希望健保提供更優渥的給付,鼓勵更多醫界新血投入新生兒醫療體系中。
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為加強新生兒照護及緊急處置,於6月29日通過新增「高風險妊娠生產新生兒緊急處置費」,依新生兒出生時可能的風險分為初、中、高階,分別支付2354點、5000點、1萬點,約增加健保財務1.05億,預計9月1日實施。
石崇良說,依出生風險評估,初階對象為出生時孕齡33至36周,或出生時體重1501至2500公克,或任何經產科醫師評估為高危險妊娠生產;中階為Apgar score(阿普伽新生兒評分)1分鐘≦5或5分鐘≦7,或出生時孕齡29至32周,或出生時體重1001至1500公克者;高階為Apgar score1分鐘≦3或5分鐘≦5,以及出生時孕齡小於29周,或出生時體重小於1000公克者。
石崇良指出,申報資格限具合格且效期內新生兒高級急救救命術(NRP)證書的新生兒科醫師、兒科醫師執行。
此項措施是否能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部主任周弘傑說,各醫療院所醫療團隊對於嬰兒待命處置納入健保給付,新生兒醫學會已爭取20多年,如今通過給付是給醫師的一種尊重,在過去沒有健保給付下,醫師仍是一樣把關,可是不會有了這項給付,新生兒死亡率就會大幅下降,這還需進行更詳盡的分析新生兒死因,作為政策修正的參考依據。
周弘傑指出,國內高齡產婦占比持續上升,而人工生殖輔助,提高受孕人數,去年就因此增加一萬多名寶寶,但其中包括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進而導致新生兒、嬰兒死亡率高。
周弘傑建議,應該加強關懷孕婦,注意早產徵兆,提供更多社會支持,另深入分析新生兒、嬰兒死因,及早釐清真正原因,便於修正照護環細節。
至於少子化問題上,台大兒童醫院前院長黃立民表示,建議政府積極打造職場、育嬰、公托等友善生育環境,並讓單身者、同志族群也能生養小孩,才能改善生育率低迷困境。
「台灣育兒環境不友善,這影響著已婚夫婦的生育意願。」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現行相關鼓勵政策都屬於一次性,但孩子生下來後的教養、買房等經濟壓力沉重,並非煙火式獎勵所能解決,政府應該提高生育後的國家津貼,並建立照顧、支持等系統,讓大家敢生、願意生。
(責任編輯:周佩怡)
推薦文章
-
前警政署長猝逝…冷熱交替好發心血管疾病 醫揭發病前有一重要警訊
-
多發性骨髓瘤/四合一給付 醫籲:可移植患者優先
-
多發性骨髓瘤/癌症治病成本 生產勞力減損應納評估
-
多發性骨髓瘤指引將出爐 盼補治療缺口
-
什麼是超加工食品?多吃變胖又傷腦,專家帶你一次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