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最愛問/老爹頻跌倒、骨折 多專科客製巴金森照護

聯合報健康版 記者周佩怡台北報導
巴金森病採取整合治療,物理治療師可協助訓練核心肌群,教導走路技巧。圖/123RF

巴金森病是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動作障礙疾病,據110年健保署資料,在527萬老年人口中,有7萬740名被診斷為巴金森病,約每一萬名老人中,就有134人罹病。新竹台大分院神經部副主任陳凱翔分享,一名老父親罹患巴金森病,長期接受治療用藥,但因病程已進入中晚期,跌倒、骨折竟成為他的日常,簡直操碎一家人的心。

將其轉介進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的「巴金森及動作障礙疾患全人整合治療中心」後,透過個管師媒合藥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師、營養師及院內社工等共同照顧,在未調整服用的藥物的狀況下,老父親病情便獲好轉。

治療武器多 巴金森病只吃藥還不夠

「巴金森病症狀複雜,有些症狀單靠藥物治療沒有辦法確實解決到病人的問題。」陳凱翔表示,症狀包含動作障礙如手抖、動作遲緩、小碎步等,及非動作障礙如憂鬱、淡漠、睡眠困擾、便秘、夜間頻尿等,並依嚴重程度,病程分為身體單側或雙側出現症狀的第一期與第二期、失去平衡導致步態不穩的第三期、因活動困難需靠外力協助的第四期,和終日臥床的第五期。

陳凱翔表示,求診的病人多為第二期以上,且出現動作障礙是就醫的主因,病人較不會特別意識到非動作障礙,須醫師另外詢問才知曉。若無即時給予協助,病人將因疾病症狀及生活需要輔助而陷入負面情緒,降低後續治療意願,加快退化速度。

「巴金森病是神經退化疾病裡,治療武器最多、臨床研究最多的疾病。」他強調,雖然巴金森病不可治癒,但配合用藥治療已有研究證實接受物理治療、語言及吞嚥治療等復健,有望延緩病程至10-15年以上,降低失能的可能。

問題百百種 個人化治療對症下藥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副主任陳凱翔。圖/陳凱翔提供

陳凱翔指出,當門診醫師判斷病人需要復健,或有非動作障礙方面的困擾,會安排加入整合中心,由個管師額外約診聯繫,讓各專業人員一個接一個到診間對病人進行訪視,提供相對應的治療與輔助,如病人瘦弱、吃很少可能是因為會嗆咳、難以吞嚥,所以應請語言治療師訓練吞嚥,而非單純調整營養;或憂鬱症量表高的病人則交由心理師協助;經濟狀況不佳的病人就由社工介入。值得注意的是新竹台大的整合治療全人照護範圍亦會納入照顧家屬的心理照護,陳凱翔說,「讓家屬知道隨時有團隊支持,幫助紓解壓力,他們才有照顧動力,與醫師、個管師討論病人病況。」

陳凱翔分享的老父親個案,因病程發展至中後期,已有凍僵步態、與身體呈歪斜,重心易偏移的比薩症候群等症狀,常常跌倒、骨折,而考慮到年事已高,再加藥恐有副作用,原先的治療策略只能且戰且走,不僅拉長復健時間,還須家人不定時請假陪同看診。

整合治療模式介入後,除持續用藥外,復健師協助老父親重建步態,訓練核心肌群,教導走路技巧,營養師則建議增加水果量及飲食內容調整,解決便祕問題,最終可在不調整藥物的情況下,症狀有所改善,家人才放下心中大石頭。

醫病共同緩退化 就近治療是關鍵

陳凱翔表示,藉由醫療資源整合,能讓巴金森病病人得到更全面的照護,省去在醫院裡奔波的辛勞,病人更能遵從醫囑,規律回診。他也說,為安排最適合的治療方針,醫師須先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通常會花費數十分鐘詳細詢問病況,與病人及家屬充分討論並共同訂立治療目標,如青壯年病人會希望維持工作能力,而年長病人則著重於不要跌倒,避免腦出血、骨折。

陳凱翔強調,治療過程中,病人與家屬須與醫師保持密切聯繫,尤其在調整藥物後的一、兩個月內,或症狀惡化、出現副作用、「斷電」時間變長時,就應要詳細記錄每日症狀並按時回診,仔細與醫師討論病情變化狀況。故不宜捨近求遠,選擇舟車勞頓到都會區大型醫院就醫,而時間久了就請親友回診取藥,或未與醫師討論自行調整藥量,一旦看診中斷或未定期追蹤都可能加速退化速度,不利病情控制。

📌看更多>>>你一定要看的巴金森病完整攻略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

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

📖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

【加入Facebook社團】

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巴金森病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