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照護失智 明年引進

聯合報 記者陳婕翎/台北報導

70歲的加拿大爺爺失智後住進當地養護中心,每天下午2點一定要出門,照服員發現爺爺原是吉他高手,之前每天下午出門探視已入住機構的老伴。養護中心給了爺爺一把吉他,從此爺爺不再亂跑,每天開心彈奏。這套失智照護方法稱為「蒙特梭利」法,預計明年在台推出。

加拿大失智症專家Gail Elliot將原為幼兒教育方法「蒙特梭利」用於失智症照護,2012年創建「蒙特梭利式認知悠能」模式,在加拿大養護機構推廣。

當失智者有異常行為時,不任意將患者貼上「難搞」標籤,反而透過WOW模組與NISA評估了解失智者的過去,觀察其需求及能力,量身訂做照護方式。

Gail Elliot進一步說明,WOW模組的中心想法是認識失智者是誰,從旁觀察相關資訊,了解這些行為及反應的原因,進而設計未來將採取的行動。NISA評估則是去了解失智者現階段最需要保留與加強的能力、過去最喜歡做的休閒活動、擅長的技能及看見患者現在仍保留的能力。

認知促進協會理事長、亞東紀念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指出,有嚴重精神症狀的失智症者,常遭機構拒收,日前連前衛生署長葉金川都在臉書分享,友人找不到任何單位願意收容生病的老父親。

透過蒙特梭利式的照護,不論患者處於輕度、中度或重度都可介入,以失智者興趣為中心,設計一套持之以恆的動腦訓練。研究發現,平均可延緩二至三年失智惡化速度。甄瑞興坦言,國外模組不一定適合國內,會微調使模式本土化,預計明年起陸續教育醫護人員、照服員、社工、志工及患者家屬。

失智症 照服員 失智照護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