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選擇/照顧失智母想輕生 靠互助家庭伸援
張女士的母親於18年前罹患失智症,外出常迷路,因擔憂她的安全,於是將媽媽接回家中照顧,但母親病情卻逐漸惡化,常鬧著要出門,更反覆談論著過往。面對極大的照顧壓力,身為照顧新手的張女士僅照顧三個月,就萌生想帶著媽媽輕生的念頭,幸好她即時對外求援,找到瑞智互助家庭,與失智照顧者們分享照顧壓力,媽媽也結交更多好友,延緩失智、失能症狀。
2020年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推估,未來的20年中,失智人口數將增加為36萬人,平均每年增加1.8萬人,到2031年時,失智人口將達46萬人以上,等於是每100位國人中有2位是失智者,呼籲政府盡快研議更多元的失智症照顧對策。
不只失智者本人,長期照護失智者的家屬也不容忽視,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漫長的照顧歷程中,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常成為隱藏的病人,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約7成失智症家屬曾有輕生念頭。
因應失智症家屬需求,瑞智互助家庭於10年前設立,無償提供房舍給失智症家庭使用,至今已服務248個家庭、超過10萬人次,是許多互助家庭家屬的「第二個家」,湯麗玉表示,曾有家屬說「多一個互助家庭,就可少好幾個想跳樓的家屬」。
瑞智互助家庭中提供長輩們有唱卡拉OK、寫書法、畫畫、打麻將的空間,不但能延緩退化,也因而與其他人建立起良好關係,讓長輩更有歸屬感,該照顧模式也是照顧者的充電站,幫助照顧失智症家庭的照顧者,彼此可以相互互助。
推薦文章
-
支持桃園市以疫苗補助帶動預立醫療決定,結合健康管理與生命教育的創新政策
-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婆婆輕微失智 提前退休陪伴
-
70歲母快速退化臥床、85歲父活力滿點趴趴走 醫揭晚年不虛弱的關鍵
-
超級加工食品為何如此讓人愛不釋手?研究發現和質地有關
-
駝背不光姿勢醜「死亡風險也爆增」日醫曝12項平衡瓦解警訊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