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破解新冠肺炎/傅玲:防護等級別依職別區分
我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中,有一名清潔工遭感染,雖然大家都知道醫院外包人員也是高風險族群,但其防護裝備的配置卻未必與醫護人員相同。台灣手術全期護理學會理事長傅玲指出,防疫時刻,防護等級應以工作性質區分,而不是職位。
充足裝備 安清潔工的心
十七年前抗煞時,傅玲是台北榮總護理部督導,她回憶,疫情爆發後人人自危,護理人員除了關注防疫資訊,還得安撫人心。而醫護人員具有專業知識,疫情當頭都止不著內心恐慌,更何況是沒有醫療專業知識的清潔人員。目前已有清潔工確診,相信他們比醫護人員會更加恐慌,此時不只給他們最充足的裝備,還要穩定他們的情緒。
「他們和醫護人員相同,都正在前線打仗。」傅玲說,醫院內的清潔人員主要分為內勤與外勤,內勤係指固定在病房內執行清掃作業,內容包含倒垃圾、收整病床、床單及被褥等,其餘病房內臨時性的清潔工作,如病患嘔吐、藥品傾倒等,醫護皆會請內勤清潔人員處理。
教育訓練 沒落實要補上
外勤則是各醫院俗稱的「傳送」,其工作內容包含遞送文件到各個樓層、將患者檢體送至檢驗室、推病床病人至手術房等。無論是內外勤都可能接觸到患者的唾液、血液或體液,通常皆會建議佩戴手套。
傅玲說,各家醫院對於清潔人員都會有不同的規範,但醫院皆會肩負起教育訓練的責任,現在正是防疫的非常時刻,各醫院若是先前的教育沒有落實,現在一定要盡可能全面補上。
依照職別 進行風險配送
有醫療人員發現部分清潔人員的防護裝備仍舊不足,包含沒有著手套、頭套、防護衣等,傅玲說,醫院此時一定要用「風險」配送防護裝備,別用「職別」作為依據。
需要採檢患者檢體的醫師、負壓隔離病房照顧患者的護理人員以及會直接接觸到病患血液、體液、唾液等的清潔人員,或是檢驗人員,防護措施恐怕都得相當。
給了防護措施後,也得做好教育訓練,傅玲說,特別像是脫掉防護裝備後,仍要徹底洗手,別以為手套套一整天,手上就絲毫沒有病毒,脫下手套時也可能過於疏忽,不小心沾上充滿病毒的患者唾液等,以為沒事就回家,吃東西、揉眼睛等就可能造成感染。加強教育訓練,給予適當的防護措施,並依照風險程度一視同仁,是降低院內感染最必要的措施。
推薦文章
-
比一般走路更棒!日醫推薦更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不傷膝蓋又能改善新陳代謝
-
老公為何聽不到我講話?50歲後聽力明顯退化 高頻接收能力最先下降
-
流感重症、死亡創新高!陳月卿推薦喝「1碗湯」 抗感冒 南瓜洋蔥5食材聯合作用效益增
-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看遍各科看不好,「心理性咳嗽」做一件事後才緩解!
-
67歲男胰臟癌四期仍活力滿滿「不覺得快死了」狂吃2種食物獲得醫師力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