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身體好/運動保健康 一週至少150分鐘
高齡化社會來臨,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長者,經常因為年紀增長、關節退化、肌肉力量和柔軟度下降以及心肺功能退化等因素,降低出門社交意願、情緒低落,且易增加跌倒風險。為讓長輩保持運動習慣,台灣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社區護理長劉美玲,和物理治療師詹禹慈親自教導長輩簡單幾項運動,用正確方法擁有健康身體。
詹禹慈表示,建議長者每周從事5天以上的有氧運動,活動時間至少維持10分鐘以上,每周至少有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的運動,時間可依據身體狀況調整,活動強度可以保持「有點喘但仍可與人講話」的程度,因此,多建議長者先從簡單的步行或是健走運動來培養運動習慣。
長者在運動前應注意自身的身體狀況,若有血壓不穩定、心臟不適、氣喘等症狀應先休息,並且運動時應穿著適合的運動鞋以及輕便運動衣,在真正的運動開始前應先適當熱身,以減少運動過程中的肌肉傷害,例如肩頸、腿後肌群、臀肌伸展,建議1次維持15秒,總共做10次。
此外,長輩平時在家也可以利用的毛巾做一些簡易的運動,建議一回可做10至15下,一天2至3回,藉此促進長者的運動意願,運動不用挑時間,健康隨處都可得。(許政榆)
推薦文章
-
30歲起骨質悄悄流失! 醫教4招「存骨本」 50歲以上應測骨密度
-
騎腳踏車恐傷雄風 美研究:每周騎逾3小時降低受孕率「軟墊反而NG」
-
做好事可能會幫助你變健康 研究曝1善舉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
-
不只佳德「特務阿伯」的鳳梨酥會升血糖!專家揭10個生活習慣也恐讓血糖飆
-
胸痛、悶喘?小心冠狀動脈心臟病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