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璇/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疫情中的星兒與肯納莊園
去年11月底,無意間看到「肯納社福園區」在龍潭動土的新聞,一時感到困惑。堪稱社福界「最浪漫的事」----父母和成年的自閉兒一起慢慢變老的肯納園,不是落腳花蓮壽豐?而那美得像夢幻城堡的地方,聽說難以為繼,這回龍潭破土又是怎麼回事?
家有星兒的高中同學碰巧來電,無話不談的我們聊起這件事,想不到,她正是肯納莊園的未來住戶。
原來,肯納園並沒有消失。2010年搬回台北後,陸續成立好幾家小作所和元氣棧,接納離開學校特教體制,但無法適應一般身心障礙機構的自閉症青年。如果沒有類似場所可去,從早療一路習來的人際互動技巧,很容易退化殆盡。換言之,這一群小而美、針對特殊障礙設立的社福機構,是由下而上、靠著永不放棄的父母支撐著。但我見過太多家有身心障礙子女的父母,心中總是牽掛,當自己老到再也照顧不了漸漸變老的孩子,誰來接棒?當初花蓮的肯納園,就是幾個志同道合的自閉兒父母,落實一生懸念的實驗。
「我就這樣撩下去了。」同學把自己成為核心推動成員,將在龍潭建造雙老社區(莊園)和社福園區的大事,講得雲淡風輕。
理想中的肯納莊園,是這群初老父母和成年自閉兒共同打造的養老宅;至於就近成立的有機農場等社福園區,不但供入住的青年們參加,也與在地有需求的人共享。
「有空要帶我去瞧瞧!」在我熱切要求下,終止和同學的對話。
幾經拖延,新冠肺炎疫情豹變。我在門診遇到不只一位病人泣訴,寧可冒險去上班,只希望不要跟有情緒障礙的子女手足24小時在家。
我因病人的吶喊想起老友。電話一接通,她無奈表示,目前只能忍耐,這群有特殊固著習慣、適應力不佳的孩子也苦,因為哪兒也不能去,全家張力遽增。為了減輕躁動、穩定情緒,不得不請醫師暫時增加藥物劑量。如果可以,爸媽真想一起吃藥!
統籌肯納農場等社會企業的張維華先生也告訴我,學校宣布停課後,肯納基金會轄下的據點也跟著歇業。同仁嘗試為這群特殊的孩子舉行線上教學,但很多學員難以理解,眼前螢幕裡分隔成一塊塊的小方格,代表著平日並肩工作的老師與朋友,無法進行有效互動,反而成為從旁協助操作電腦的家人,互相支持的情緒出口。
和張先生對話當下,我忍不住想起自己失智的父親,雖然他的阿茲海默症已進入重度階段,情緒起伏不似初期,但去年和今年兩次停課,少了外界刺激的老人家,每停一次課,整體病情就倒退一步。身心障礙者的疫情海嘯,正由個別家庭默默承擔……
我打起精神,詢問已經完工的養老宅何時入住。「因為桃園市政府會勘業務暫停,七月『入厝』的計畫勢必推遲。由幾對學員和父母組成的先遣部隊,雖已迫不及待準備搬家,但你知道,要說服固執的肯納兒改變計畫並不容易啊。」
電話這頭,我竟忍不住開始想像同學一家的新居,還有未來的龍潭鄉居生活----和孩子一起慢慢變老,真的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
【延伸閱讀】
●《孩子,我要和你一起老去》心靈工坊╱2021
●《肯納園,一個愛與夢想的故事》心靈工坊╱2006
推薦文章
-
老後你想住哪裡?設備完善的養生村未必為每個人的最佳選項
-
爸爸失智,媽媽形同沒有伴!該如何為失智家人做照護決定?
-
火燒厝,才知屋主獨居失智!缺乏社交導致失智風險大增,許多長者出事才被發現罹病
-
【得獎名單】「我和專業照護人員成為家人的那件事」徵文活動
-
如何選擇和申請氣墊床 了解適用對象與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