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行為/超現實執著:失智者的妄想與幻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陳頌威醫師
圖/Ingimage

「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嫉妒、偷盜、偽證、毀謗」~ 馬太福音

人類潛意識黑暗力量不可小覷。您照顧的失智症長輩是否曾執著於不真實的信念感覺,造成家人相當困擾而不知所措? 以下分享兩個案例供各位朋友參考。

一、個案 :「為什麼把我關在這裡?」

黃爺爺84歲,年少從軍經歷八年抗戰,罹患失智症後曾外出迷路,故家人儘量將他保護於家中。然而一年後,他逐漸對家中環境感到陌生奇怪,懷疑自己被漢奸囚禁在這屋中(錯認妄想),他嘗試脫逃而與兒子肢體衝突。他懷疑漢奸偽裝成媳婦,告誡兒子千萬不要輕易上當(被害妄想)。

二、個案 :「是誰偷走我的寶貝?」

王奶奶79歲,罹患失智症而記憶減退,常忘記家中東西放在哪裡,一直說有人進屋偷東西,懷疑寶貝的玉鐲珠寶被偷走(被偷竊妄想)。三年後,她開始聽到女人謾罵批評她(幻聽),於是懷疑丈夫與看護偷偷談戀愛(嫉妒妄想),她更擔心看護在食物下毒而拒食。

妄想(delusion)是一種非理性且與現實不符的信念,植基於個案錯誤的判斷推理,即使事實證據擺在個案面前,也難以動搖其信念。幻覺(hallucination)是在沒有客觀外在刺激之下,個案仍感到真實生動的知覺,如幻聽或幻視等。研究指出30%~50%的失智症患者會出現妄想或幻覺。醫學上,失智症者大腦退化,出現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如多巴胺過多),產生妄想或幻覺。心理學上,失智症者認知功能退化與記憶不佳,傾向於對外在人事物作簡化錯誤的判斷推理,遇到事情(如找不到東西)直接跳到單一結論(東西被人偷竊),而忽略其他可能性(家人收藏或自己忘記)。

面對個案的妄想幻覺,家人該如何處理呢?

一、以關心代替指責 : 家人請瞭解患者係因失智症導致妄想幻覺,不是故意的。宜避免責備、批評或爭辯的態度語氣,嘗試關心同理患者的想法感受。表達同理心有助於安撫患者心情,例如「您待在這個房間似乎很害怕,可以告訴我怕什麼嗎」,「您東西不見很擔心,我們一起找看看好嗎」。家屬也可以安撫患者的情緒,例如「別怕,我會陪著您保證這裡的安全」。

二、引導注意力轉移 : 患者因記憶力減退,妄想執著數十分鐘後,可能被新的人事物轉移。家人可以嘗試用他有興趣的事物轉移注意力,例如「您要不要聽老歌」,「您想喝一杯飲料嗎」,「您想出去散步嗎」。

三、行為模式觀察 : 家人可以記錄可能誘發患者妄想幻覺的情境,如光線、聲音、說話方式、訪客、物品等。家人可協助患者避開或改變該情境。

四、提供安全熟悉環境 : 家人可以儘量提供患者一個熟悉穩定的環境,維持固定的日常生活作息,患者的安全感會增加。

藥物治療是另一種有效的選擇。精神科主要使用新一代Antipsychotics減少大腦多巴胺作用,如Risperidone或Olanzapine。此類藥物可以控制失智症者的妄想、幻覺、激動、爭吵、攻擊等症狀。用藥初期以低劑量觀察副作用,加到足夠劑量兩周後,症狀的強度頻率會有所緩解。此外,抗焦慮劑或抗憂鬱劑也可用在情緒與行為之控制。

法國文學家蒙田(Montaigne)說「老年有這麼多缺陷愚蠢,又容易受人恥笑。一個老人能夠得到的最好收穫,不過就是家人的仁慈與愛。」讓我們一起努力,用愛心耐力幫助失智長者,保有愉悅安適的精神世界。

(本文作者為:倫敦大學學院流行病學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陳頌威)

想了解更多失智相關訊息?請前往》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


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

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失智症 妄想 幻覺 轉移 多巴胺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