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老年人實測:每周吃2次蘑菇 降低一半失智風險
據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一個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阿茲海默症》雜誌上發表論文說,每週食用超過300克蘑菇的老年人,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可降低一半。
輕度認知障礙是指老年人出現輕度記憶或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但未達到癡呆標準的認知損傷狀態。研究人員認為,食用蘑菇有助於降低患認知障礙的風險,是因為蘑菇中含有一種特殊化合物——麥角硫因。麥角硫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和抗炎劑,人體無法自行合成,但可以從食物中獲取,蘑菇是該物質的主要來源之一。
研究團隊在2011年至2017年間採集了600多名居住在新加坡的60歲以上華裔老年人的身高、血壓和飲食習慣等數據。隨後,研究人員又對研究對象進行了神經心理評估和認知障礙評定。
在排除年齡、性別、吸煙飲酒、高血壓和糖尿病等風險因素後,他們發現,那些每週吃兩次、每次約150克烹飪過的蘑菇的老年人,比每週吃蘑菇少於一次的老年人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低50%。研究中共涉及金針菇、平菇、香菇和白蘑菇等6種常見食用蘑菇及其加工製品。
這個研究團隊此前還發現,認知障礙患者血漿中麥角硫因的水平明顯低於同齡健康人。接下來,他們將繼續針對麥角硫因和其他植物成分,如茶葉中的茶氨酸和兒茶素,開展對照實驗,以確定麥角硫因在延緩認知衰退方面的有效性。
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推薦文章
-
預防失智必做兩件事 吃對和睡好
-
湯沸騰以後才丟?職人直言浪費菇類鮮美:2招讓火鍋更濃郁
-
六年努力,rTMS能否改寫憂鬱症患者的未來? 專家解密這項技術的潛力與隱憂
-
減緩大腦萎縮退化 劉秀枝告訴你怎樣才能成為超級腦力老人
-
不想增加罹患失智症機率?除了酒精還要避開2類常見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