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剝離3類型 什麼情況用玻璃體切除術
在談玻璃體切除手術之前,要先講到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剝離」是眼科的重症之一,若未及時治療,不只視力會極度受損,更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導致失明,不可不慎。
視網膜是附著於眼球內壁的一層感光薄膜,功能就像是照相機的底片,下方是脈絡膜,負責供應視網膜氧氣和營養,兩者關係十分密切,而當視網膜和色素性上皮(RPE)分離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視網膜剝離」。
玻璃體退化常見裂孔
視網膜剝離會影響視力,嚴重則引發失明,這種症狀會在任何年齡發生,尤其好發於中老年人,高度近視、外傷或是有家族史的人,近年來更有年輕化趨勢。根據視網膜剝離的原因,可分為裂孔性、牽引性及滲出性等3大類型。
其中「裂孔性」是最常見的視網膜剝離類型,主因是玻璃體退化造成視網膜拉扯而出現裂孔。當視網膜發生裂孔時,眼內的液體會經由裂孔處滲入網膜下,造成視網膜剝離。高度近視、視網膜周邊退化、白內障術後及眼球外傷的人較容易發生。
玻璃體切除傷口較小
「牽引性」視網膜剝離是指,眼球內玻璃體的某些部位與視網膜黏得很牢,若玻璃體發生纖維化病變時,會收縮而拉扯視網膜,最後引起視網膜剝離。常發生於增值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外傷性玻璃體出血的患者。「滲出性」視網膜剝離則主要是因為眼球內發炎、組織水腫、滲出液聚集於網膜與眼球壁之間引起,好發於用眼過度或罹患葡萄膜炎、視網膜血管病變等患者。
早期發現的視網膜裂孔或範圍較小的視網膜剝離,可以用雷射光照射或冷凍治療封住裂孔,使視網膜恢復原有的功能,破洞範圍較大或有合併症的視網膜剝離,則必須施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包括有:氣體填充術、鞏膜扣壓術、玻璃體切除術等。
依部位決定休養姿勢
玻璃體切除術的方式,是使用玻璃體切除機,將玻璃體內一些牽引裂孔的纖維物質去除,是傷口較小的微創手術。值得注意的是,需接受哪項手術或合併哪幾種手術得視病情而定。
此外,因手術是利用雷射將視網膜固定在眼球壁上,因此有時候必須將特殊的膨脹氣體或是矽質油罐注入到眼球內,因為氣體是向上浮,氣體或是矽油可將分離的網膜頂住,達到視網膜復位目的。
因此手術後醫生會依照部位不同來決定病患休養的姿勢,有可能得要採趴臥或半坐卧趴在床上,或是保持醫生指定姿勢,且睡覺時朝好的那一邊側睡,至少要持續4到5天,甚至更久,讓氣體慢慢自行吸收,而矽油就要經過幾個月後,由醫師再取出來。
術後避免低頭提重物
如果術後沒確實做到上述姿勢,視網膜不能保持沒有積液,雷射後不易結痂,就會造成剝離復發,灌入的氣體或矽油,一旦接觸到水晶體太久,即使視網膜剝離手術成功,短期間仍會引發白內障後遺症需換人工水晶體。
術後若有眼睛痛或者是眼壓高的情況,一定要盡速通知醫護人員,除依照醫囑保持正確姿勢外,也要避免提重物,避免低頭、彎腰、洗頭、用力咳嗽等,才能盡速復原。
推薦文章
-
2024世界視覺日《關Eye眼疾 刻不容緩》記者會
-
白內障不光是影響視力 眼科醫:可能導致憂鬱症
-
年過40歲後一定會老花?眼睛退化能治療逆轉?老花度數會增加嗎?
-
黃斑部病變不治療,視力受損恐失明!3大高危險族群留意
-
看不清楚就是白內障?白內障「5類型」,這種會眩光!4招助延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