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均衡就能保證長壽?老年醫學專家:一件事比營養均衡更重要

高寶 文/摘自《這樣過日子剛剛好》

【文、圖/摘自高寶《這樣過日子剛剛好》,作者大塚宣夫】

現代人真的很喜歡把「營養均衡論」掛在嘴邊。一般來說,食物進入人體最短也要花上一週的時間才能被消化完成,而不是以一天為單位,所以不必以一日三餐的標準來更換每天的菜色。粗略地說,以一個月的單位來取得飲食均衡就很足夠了。

比起營養均衡,吃得開心更重要

某一天,又有一位四十幾歲的S小姐和我討論這樣的問題。

「我爸媽說他們每天晚上都去外面吃,而且還輪流吃他們最愛的中式和日式料理。在中式餐館吃餃子配啤酒,日式料理就吃烏龍麵配日本酒,吃到好像連店家都記住他們的臉了。這樣不是營養不均衡嗎?所以我跟他們說,『要像以前那樣自己好好煮飯,配上蔬菜、肉還有魚,不吃均衡一點是不行的!』唉,我媽媽以前那麼喜歡做菜,現在竟然每天都吃外食……。」S小姐一邊嘆氣一邊說著。

我說S小姐呀,請別再做這樣的傻事了。別人說他們想吃什麼,妳卻要他們忍耐,叫他們吃那些他們不想吃的,而且還要他們自己好好煮飯,不能講這麼過分的話。人老了以後不管做什麼都會變得很費力,尤其是煮飯和打掃,沒有比這個更累的了,畢竟每天都要和這些事情搏鬥嘛。就算吃外面也沒什麼不好啊?

尤其日本人普遍都相信自己煮飯才健康,大多認為外食不好。人在社會上活躍時,還能在某種程度上自由選擇在哪裡吃飯、吃幾次和吃多少,然而上了年紀以後,一旦活動範圍縮小,可以做出的選擇也會跟著減少。特別是,假如做菜的都是同一個人,就算再怎麼嘗試變化,還是會因為相似的味道和烹調手法而吃膩。這就是我們可以好好利用外食的原因。

就算是在自己家裡吃飯,也只需要搭配單純用來調味的小菜就好,像是白飯配上納豆、生蛋或海苔。關鍵在於重複吃好幾次也不會膩,以做工簡單的料理為主,菜色也不用太多樣。

不必拘泥於用餐地點和形式,順著自己當時的心情,在喜歡的地方吃想吃的東西就好。不用做那些瑣碎和費力的事。人老了以後,簡單吃一吃就是最好的。

吃泡麵和生蛋拌飯就是偷懶?

所以,天底下的太太們哪,偶爾轉換一下心情去外面吃,或是吃生蛋拌飯解決一餐,其實也一點都不隨便,丈夫反而會覺得很高興。我之前曾經在高爾夫大賽收到作為紀念品的泡麵綜合組,當時一起參加的同輩男性們全都開心地手舞足蹈。(笑)

「哇,好想趕快吃吃看!泡麵就是好吃,對吧?」我們此起彼落

地感嘆著。泡麵之類的垃圾食物對健康有害,沒有營養,不能當正餐。像這樣的看法也許是一種社會常識,但其實只要你喜歡,想吃就吃也沒有關係。

生蛋拌飯和泡麵只是一種舉例而已。以每天的飲食來說,作為妻子,作為丈夫,作為家庭的一員,我想讓它們成為家人之間對彼此的心意,而不是沉重的負擔。「什麼,原來只要這樣就好啦?」像這樣子,偶爾端出一些跳脫日常的菜色也挺好。

放下對家人飲食習慣的主張和關懷,讓彼此活得更自在一些吧。

和營養均衡相比,好不好吃和想不想吃更重要

若要說飲食均衡是否能保證長壽,我覺得並不是。確實,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或者到六十幾歲左右,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好方法。但是,過了七十五歲之後是否還能這麼說,就令人相當懷疑。為了降低膽固醇和減輕體重,忍著不吃自己想吃的東西,在生活上處處留心,即使有效,也要等到五年或十年後才能看得出來。

就我而言,我覺得克制食欲所帶來的壓力,反而對健康更有害。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機能都會正常運作。先不談年輕的時候,超過七十歲以後,即使食欲下降,身體仍然會依照需求,好好地選擇需要的養分。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該注意的是進食的分量。上了年紀以後,即使有食欲,食量也會確實變少,有不少人應該會開始變瘦。也就是說,和營養均衡相比,大量攝取自己想吃的東西是很重要的。現代飲食多元多樣,就算只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也不會那麼容易就導致營養不良。

.書名:這樣過日子剛剛好:醫師建議的長壽時代隨心所欲生活指南 .作者:大塚宣夫 .譯者:高秋雅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20/11/11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飲食習慣可以更加自由。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現代人真的很喜歡把「營養均衡論」掛在嘴邊。一般來說,食物進入人體最短也要花上一週的時間才能被消化完成,而不是以一天為單位,所以不必以一日三餐的標準來更換每天的菜色。粗略地說,以一個月的單位來取得飲食均衡就很足夠了。

另外,就算再怎麼計算每一餐所攝取的營養,也要有人吃才有意義。所以,首先必須以「好吃」和「想吃」為前提。

食欲 長壽 營養不均 營養不良 外食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