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刺卡喉學教訓 放慢腳步吃安心
那天晚餐媽媽煎了一條吳郭魚,魚皮煎得焦香,油香裡帶點鹹味。桌上飄著白飯的熱氣,我夾了一塊魚肉,邊聽著家人聊天,邊順口吞下,一瞬間,喉嚨深處一陣刺痛,像有根細針卡在那裡,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是不是魚刺?」媽媽問。我試著咳了幾聲,沒用;喝了幾口水,痛感依舊。家人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人說吞飯,有人說吃饅頭。我半信半疑,覺得不妨一試。結果吞下去後,刺痛不但沒消失,反而更往裡鑽。
我慌了。放棄偏方,去耳鼻喉科看診。醫師打著燈、拿著喉鏡安撫我:「別緊張,張大嘴,呼吸。」不到半分鐘,他就用鑷子夾出那根細得幾乎透明的魚刺。那一刻,我才發現手心都濕了,原來剛才緊張得不敢呼吸。
走出診間時,喉嚨仍有點發麻,但心裡浮上一種奇妙的輕鬆。那根小小的魚刺,讓我學到兩件事:一是痛的時候不要逞強,該及時處理;二是很多我們以為能「自己解決」的事,其實需要專業的幫助。
回到家,媽媽聽到我平安回來,笑著說:「早就叫你別邊聊邊吃。」我只好苦笑。那條魚早就被吃光,但那根魚刺的教訓,卻留得比任何一道菜都深。
如今每次吃魚,我會慢慢挑骨,小心咀嚼。不是怕痛,而是明白,生活裡的小意外,常提醒我們,要放慢一點腳步,這樣才吃得安心,也活得踏實。
推薦文章
-
該如何描述你身體的疼痛?5個具體說法讓醫生秒懂速揪病因
-
吃海龜中毒9死!醫揭「海洋毒素」超高死亡率:活下來也恐有後遺症
-
有片!手指痛麻睡不著覺?物理治療師教你緩解「滑鼠手」」
-
過度使用3C 慎防「枕神經痛」
-
血瘀、氣虛、腫瘤…身上3種疼痛 可能是血管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