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改變 環保大永續/剩菜變創意料理 省錢減碳增驚喜

聯合報 文/王瑋瑩(北市大安)
從「怕浪費」到「期待創作」,我家的廚房不再只是烹飪的地方,而成了我實踐環保與創意的小舞台。圖/王瑋瑩提供

以前的我,只要看到冰箱裡放了幾天的剩菜,第一個念頭總是:「這還能吃嗎?家裡沒人想吃剩菜啊!」雖然內心浮現「浪費」兩個字,卻又無奈地把它丟進垃圾桶。直到有一天,孩子晚上肚子餓問我:「媽媽,這些不能再吃嗎?」我才開始思考,也許不是我們不能吃,而是我們還沒學會「再創造」。

於是,我決定動手試試看。昨天的紅燒肉切丁,加入蛋與蔥花,搖身一變就成了香氣四溢的家常炒飯;吃剩的地瓜打成泥,加入牛奶與燕麥後,就是一碗營養又暖心的早餐;過年沒吃完的蘿蔔糕,切丁加上XO醬快炒,竟成了家人最期待的「新年限定料理」。

從「怕浪費」到「期待創作」,我家的廚房不再只是烹飪的地方,而成了我實踐環保與創意的小舞台。

更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也受到影響。他會主動提議:「今天我們來發明新料理吧!」那份參與感,讓我明白:環保不只是節能減碳的口號,而是一種可以被傳承的生活態度。

其實,環保不一定要做什麼大事,只要從每天的餐桌開始做起,就能讓生活更永續。少一點廚餘、多一點創意,不僅省錢、減碳,也讓家裡多了幾分溫暖和驚喜。

我想,這就是「生活小改變,環保大永續」最貼近我們的模樣—從一盤剩菜開始,改變就這樣悄悄發生了。

剩菜 減碳 節能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