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新冠病毒肆虐已超過兩年,全世界迄今已有5.2億染疫人口,約占全人類6.5%(根據維基百科,至2022年5月1日,世界人口總數為7947059000)。其中628萬人死亡,占染疫人口1.2%,且皆被認為嚴重低估。人類為了生活,不得已,由清零退而求其次的喊出共存。
但必須認清,這只是片面的吶喊,病毒依然不斷的變種、傳播,它們思考的或許仍是對人類的清零。殘酷的說,這是一場找不到對手談和的異種戰爭,唯有自求多福。
四大原則 防疫重中之重
要共存,也要有嚴謹的策略,求的是互不干擾,而不是割肉餵鷹。
新冠病毒出現,美國疾管中心主任Robert Redfield即認為,將是本世紀最大公衛危機,是福是禍,端視人民選擇。他認為關鍵即在人民是否能持續的遵行戴口罩、保持6呎(1.82公尺)的安全距離、勤洗手及避免群聚四大原則。這才是防疫的重中之重,也是現階段個人必須肩負的義務與責任。
Omicron一般的認知是傳播快、傷害輕、重症與住院比率較低的病毒,但也常讓人掉以輕心。
最近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認為,其實和Delta間並無差異,並認為過去研究可能忽略,這一波的影響,面對的多是已接受過疫苗注射者,且許多人在家快篩確診後,並未再去醫院而被低估。
好消息是,幾乎所有醫學報告都指出,疫苗注射確實可以預防重症、住院以及相關的死亡。在美國,五歲以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疫苗的適打者。研究也顯示疫苗的效力,沒有年齡差別,也不受其他共病的影響。其實這才是保命符,不接種,就是選擇聽天由命。
當絕大多數人都有了疫苗盾牌後,我們才能放手一搏。這時快篩就能廣泛且快速的撈出可能的感染者,迅速居隔,並待確診後予以及時治療。雖然在敏感度和專一性上,抗原快篩都不及核酸檢測,但因便宜迅速,且不需設備儀器,快篩仍不失為安定人心,協助社會回復正常運作的手段。
諮詢便利 民眾才能安心
其實快篩還不是重點,重點是若真看到兩條線後該怎麼做。政府已逐漸有了規範,但對民眾而言,性命的惶恐,很難冷靜的按圖索驥,宣導的強化與諮詢的方便,才能讓民眾心安氣平,醫院也才能回歸正常,不至被輕症拖得步履蹣跚。
此外,數字的變化,居隔規定「3+4」或「0+7」常令人目不暇給,以人為本故爭議不斷,且顧此失彼難以自圓其說。或許應先設幾個指標,如疫苗接種率、染疫人口、重症率等,讓科學協助決策,才易杜悠悠之口,並利於執行且利於民生。
藥物準備 要能超前部署
最後就是藥物的準備,這就是政府要超前部署的地方,準備充足,才能豪邁的說,勿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這是人類與病毒的戰爭,是各國必經的道路和必受的考驗,唯有全民一心,才能早日走出陰霾,將傷害降到最低,讓台灣能真正安逸自在的與病毒共存。
推薦文章
-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支氣管擴張症止不住的膿痰!細菌移生問題多,綠膿桿菌最棘手
-
什麼是衰弱?不只長者才會衰弱!評定衰弱5指標
-
為何呼吸道病毒在夏天也猖獗?非藥物介入3防線阻病毒
-
🎧|三明治中年人是自殺最大族群!精神科醫分享3步驟拆彈
-
112十大死因公布!專家分析5趨勢 高齡者跌倒須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