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向高齡未來:社區互助進行式 安全獨居不孤單

聯合報元氣周報 記者廖靜清報導
獨居不代表一定過得孤獨、悲慘,只要妥善安排,學習自我照顧、管理,以及參與社會支持網絡,也能活得悠然自在。圖/123RF

一個人獨居或老老相伴的時代來臨,除了少子化因素,有愈來愈多長輩選擇「自願」獨居。獨居不代表一定過得孤獨、悲慘,只要妥善安排,學習自我照顧、管理,以及參與社會支持網絡,也能活得悠然自在。

人口結構的變化持續進行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明顯增加,結婚數和新生兒數也在減少,高齡化帶來的「獨居」正悄悄改變我們的老後生活。許多人聽到一個老人獨自住家裡,直接想到:很孤單、跟社會沒有連結、弱勢需要幫助,其實一個人住不全然是悲苦的狀況。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簡稱老盟)自1999年起,開始關懷獨居長輩,近年推出安全獨居和社區共好計畫,讓「獨居也能是安全幸福的生活選擇」。

建構在地共好生活圈

多年來,老盟協助全國偏鄉社區的老人照顧模組開發,整合專業資源培力社區,協助中高齡與高齡人才投入社區營造或照顧服務,形成在地共好的生活圈。2023年,與11個社區夥伴共同推展「孤獨處方箋」及「偏鄉共好暨高齡人才再運用」,另在偏鄉導入時間銀行機制,類似「換工」的服務交換,彼此互助、互惠,實踐社會互助。

屏東縣潮州鎮三星社區發展協會

位在潮州鎮行政區域內東邊的三星社區發展協會,成立迄今已滿30年,含括了北勢埔、內庄仔、橋仔墘三個部落,在社區志工的推動下,成立社區老人關懷據點、弱勢兒童課後輔導、社區環境維護、綠美化工作等。總幹事張淞貿分享,智慧醫療日新月異,加強應用於巷弄長照站,打造長者AI健身房,增進長輩的體能和腦力,一邊動手動腳、一邊在玩樂中學習。

張淞貿說,社區引進AI樂齡智造健身房,導入LTPA智慧認知訓練系統,長輩們跟著音樂舞動雙手,可提升肌力、體能及認知能力;現代科技設備及課程規畫陸續到位,也將加強志工訓練。這套AI技術可以將相關資料傳送到雲端系統,透過數據分析了解身體機能變化,有助於完善照護機構的環境。曾有一位長輩的血壓高達185,子女馬上打電話關心問候,改善代間關係。

嘉義縣義竹鄉東過社區發展協會

義竹鄉屬於嘉義縣最南邊一隅,東過社區又是最靠海的社區,地理位置曾有「過路仔庄」之稱,但隨著年輕人口外流,社區老人化情形日益嚴重,目前社區人口數約817人,老年人口達143位。社區理事長吳素美投入社造及長照,以「三合院聚落的老老相伴」為主軸,用創意翻轉全台最老的縣市。透過老盟的計畫訓練,志工好朋友平均66.25歲、獨居長輩平均年齡79.25歲,銀髮服務銀髮、發現長者的活力與價值。

北漂返鄉的吳素美,最初只是想讓社區環境變整潔,單純念頭卻開啟服務連結,申請計畫邀集中壯年人成為志工夥伴,陸續又增加共餐食堂、照顧關懷據點、供餐服務等。在互動過程中,發現活躍老化的重要性,培力社區中高齡志工逐戶進行獨居長輩拜訪,邀請參加社區活動,同年齡層相做伴。跟鄰居博感情、結交住附近的朋友,獨居者積極充實社交生活,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彰化縣福興鄉外中社區發展協會

彰化縣有591個村里,不斷擴增社區關懷據點,透過居民的力量讓社區共好、加強建構社會安全網。福興鄉外中村是個典型的農業村落,種植甘藷、豌豆、花椰菜、玉米、甘藍、番茄、糯米等,更是豌豆交易集散地。2003年開始,外中社區發展協會積極運用社區資源,以自主自發的方式推動社區營造,並建構因地制宜的高齡友善環境,鼓勵居民走出家門,多方參與公共事務活動。

2023年3月,外中社區發展協會開始運作「時間銀行」,包括高齡會員的招募、志工培訓、社區弱勢族群盤點、會員互助合作模式等,居民一起做中學、學中做,討論陪就診、陪購物、戶外環境整理、居家服務、才藝教學等內容。在「互助」下建立良好的情誼。社區漸漸開發出共好的目標,提供中高齡志工學習及服務的機會,從「社區照護」到「社區共生」,再創自我價值。

獨居 高齡照護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