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嬰腸病毒死亡 疑母體感染
新北市三峽一名男嬰上月27日出生後,心肺衰竭、肺出血,兩小時候宣告不治,院方採檢體送驗,昨天確診是腸病毒死亡,不排除由母體垂直感染,衛生局提醒,大人感染腸病毒症狀不明顯,孕婦一定要落實勤洗手等防護措施。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男嬰出生後即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不全症、肺水腫、肺出血、多發性器官衰竭、血小板下降等新生兒敗血症症狀,經急救仍於兩小時後死亡,檢驗確定感染克沙奇A16型腸病毒。調查顯示男嬰母親產前曾因咳嗽、有痰等症狀就醫。
衛生局疾管科代理科長陳小燕表示,腸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成人即使感染腸病毒,症狀也很輕微,甚至幾乎沒有症狀,一旦忽略勤洗手等正確衛生習慣,透過飛沫、接觸都有可能傳染給幼童,孕婦也可能將腸病毒傳染給胎兒。
陳小燕提醒,注意大人與小孩的衛生習慣,返家抱小孩前,除洗手也最好換掉外出衣物,若小孩有持續發燒、嗜睡、手腳無力、無故突然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或呼吸急促等症狀,要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說,此個案是今年第三例重症感染,另兩例是克沙奇B5型,一例康復一例死亡,及一例克沙奇A16型已死亡。據疾管署統計,今年目前累計兩例腸毒重症死亡病例,為5年來新高。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推薦文章
-
外科神刀手/每年至少1400台手術 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穩居肺癌手術第一把交椅
-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全年威脅 專家:疫苗接種保護全家老小健康
-
林思偕/一位兒科醫師的抵抗AI宣言
-
院長講堂╱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陳治平 打造懷孕完整照護鏈
-
美食安專家揭十大中毒高風險食物 一種水果入列「曾讓40人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