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打了疫苗就能從此降低警戒 預防流感千萬別這樣做
Q:預防流感敲門,孩子有哪些壞習慣要改善?
國內流行性感冒疫情正處於高峰期,學齡前幼兒、國小生至高中生雖都在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之列,但仍傳出疫苗中的B流病毒株與台灣目前社區流行株不吻合,有可能影響保護力。因此,不是打了疫苗就能從此降低警戒,仍應注意個人生活習慣與衛生習慣,特別是小小孩要避免揉眼睛、挖鼻孔、吃手手,以降低感染風險。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病毒有A-D型,只有A型及B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季節性流感流行,包括A型的H1N1及H3N2兩種亞型,與B型流感病毒的B/Victoria及B/Yamagata兩種系。一般感冒則是由多達數百種的不同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但症狀相對較輕。
流感症狀主要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及咳嗽等,有部分感染者會伴隨有惡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併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最常見併發症為肺炎,其他還可能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等。
最有效的預防流感方法是接種流感疫苗,此外,衛福部疾管署還建議應有肥皂勤洗手、咳嗽戴口罩等衛生好習慣;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範病毒傳播;要警覺流感症狀,及早就近就醫治療;生病要按醫囑服藥多休息,不上班不上課;出現危險徵兆時要盡快就醫,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諮詢專家/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林應然
推薦文章
-
年紀愈大,流感重症風險愈高!有3徵兆速就醫
-
日本旅遊怎麼避免得流感? 林氏璧公開私人8項防疫小物
-
大S流感病逝...醫建議:來不及接種疫苗 可買2特效藥應急
-
流感春節恐達高峰!A型流感多久會好?A流傳染途徑、併發重症8前兆一次看
-
2025年疫苗接種變動一次看!流感、新冠、A肝疫苗最新施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