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篩檢異常新生兒2%未進一步確診 恐錯過治療期
有鑑於聽力損失將影響孩子未來的語言與身心發展,我國自101年起全面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盼協助及早發現與治療。不過根據統計,經由新生兒篩檢發現異常的孩子當中,約有2%並未被立即帶往接受評估與確診。衛福部國健署提醒家長,先天聽損的孩子若能在出生3個月內確診、6個月前開始配戴輔具並接受聽語療育,未來的學習發展就有機會接近同齡孩子。
衛福部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台灣每千名新生兒約有3到4人有先天性聽損,去年度有744個孩子經由新生兒聽力篩檢發現異常,並進一步確診聽損。
不過可能還有漏網之魚,因為在新生兒聽力篩檢中發現異常的孩子當中,約有98%的孩子有被家長進一步帶去醫療院所接受確診評估,而另2%的孩子則沒有,後者可能因此延誤治療。
陳麗娟提醒,先天聽損的孩子如果能在出生3個月內確診、6個月前開始配戴輔具並接受聽語療育,未來的學習發展就有機會接近同齡孩子。
但即使新生兒聽力篩檢正常,家長也不能就此大意。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鴻清表示,有的聽損屬於遲發性,發病時間不一定,可能在1歲,也可能在3歲才發病。若孩子屬於聽損的高危險群,像是有聽障家族史、母親懷孕期的前3個月內感染過像德國痲疹或其他病毒性的疾病、服用或注射耳毒性藥物、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早產兒、出生時缺氧、出生後曾住加護病房、細菌性腦膜炎、頭頸部先天畸形(如小耳症)等,家長可留心孩子是否語言發展落後、溝通對答出現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等。
陳麗娟表示,家長還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自行評估孩子在這個年齡的發展與聽力狀況,手冊內有適用2歲以下孩子的「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如果勾選「否」的答案多於3項以上,就應立即帶孩子赴醫療院所接受聽力篩檢。
推薦文章
-
2024退休力大調查/「好客廳」藏在社宅裡 歡迎不同世代
-
肺炎鏈球菌感染創5年新高 醫籲3高風險族群快打疫苗
-
頭痛、走路不穩不是中風…隱球菌感染引發腦膜炎!公園、機車看到牠別亂碰
-
糖尿病患一覺醒來發燒右眼黑漆竟肝膿瘍 部桃醫揪出超級細菌
-
金蘭醬油慘案再現?「蝸牛小米粽」奪3命 醫指可能跟這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