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治療過動兒 服藥按醫囑
【聯合報╱記者阮南輝/基隆報導】
署立基隆醫院精神科醫師陳文廣表示,過動兒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長時間專注在同一事情上,除了就醫做行為治療外,嚴重的話,就要行為治療跟藥物雙管齊下,服藥要按醫囑,家長千萬不要自己決定。
陳文廣說,過動兒的情況大都出現在兒童階段,到了青少年時期就會好轉。過動兒最大特徵是注意力無法集中、有閒不下來的舉動,家長發現孩子有類似跡象時,應該馬上帶孩子就醫治療。
一般來說,症狀輕微的過動兒只要經適度的行為治療就可改善,嚴重的話,必須藥物及行為治療雙管齊下才能善。
治療過動兒的藥物,主要在抑制中樞神經,減緩過動症狀,少數患者在服藥後,會出現失眠、腸胃不適、頭痛等狀況。也有家長在孩子吃藥及配合行為治療後,因症狀改善而停藥,結果病情復發。「是否停藥,應該經由醫師評估,家長千萬不要自己決定」。
他建議家有過動兒的家長,除了帶孩子就醫,在家裡應該多陪伴小孩,親子做同一件事,例如玩遊戲、讀書等,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署基精神科臨床治療師陳家慶也說,過動兒的活動量大、容易躁動,到學校過團體生活,要靠醫師、老師跟家長共同努力,才能融入群體及有效學習。
推薦文章
-
營養師封「最完美零食」!這水果在TikTok爆紅 可助消化、護心血管
-
今天準備9點半入睡嗎?蔡依林睡眠變美術 醫警告晚睡者得花21天
-
住院醫師值夜班靠一招「幾分鐘快速入睡」不用服藥、紓緩焦慮思緒
-
【破解更年期】更年期咖啡館 讓60歲活成30歲
-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媽媽陪我六十年 沒忘記孩子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