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跳繩1000下 男童月長1公分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每天跳繩,可讓孩子長高。一名八歲男童,一年內長不到兩公分,檢查發現生長激素不足,遠低於正常數值,但男童靠著每天跳繩一千下,四個月後竟長高四公分。
兒童保健協會昨天舉辦學童健康研討會,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醫師楊佳鳳在會中發表「台灣兒童生長發育問題分析」研究,她與北榮遺傳諮詢中心主任牛道明於2008至2011年共收治一千三百多位、年齡介於五歲至十二歲孩子,因身高或性早熟的就醫個案,檢查發現只有百分之一至三是病理性原因導致的長不高或性早熟。
楊佳鳳說,正常學齡兒童每年應長高四至五公分,生長激素指數需超過十以上才正常;但男童就醫時,身高一一五公分,較同年齡男孩平均身高略矮二公分,且過去一年長不到兩公分,加上生長激素指數小於七,骨頭年齡比實際年齡小兩年。令人驚訝的是,男童每天持續跳繩一千下,四個月後竟然長高四公分。
不少家長會讓孩子吃中藥、轉骨湯,或接受整骨等民俗療法,不見得有效。部分民眾迷信生長激素,但楊佳鳳說,均衡多樣化飲食,持續規律運動,多做一些跑跳等衝擊性運動,如跳繩、打籃球或網球等,及每晚十點前就寢,至少睡足八小時,對於身高有正面效益,「不花錢又能長高。」
「身高是骨齡的堆積。」台北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楊晨說,若肌肉不夠強壯,即使長高,仍無法支撐骨頭。但跳繩往上跳的動作,可增加重力訓練,幫助肌肉強壯,建議每天跳繩五百下,配合喝牛奶、補充鈣質,有助增高。
此外,不少孩子飯後會吃甜食,但楊晨說,飢餓狀態會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一旦正餐外又吃甜食,恐怕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孩子不要當豬養」。
她強調,通常運動後及晚上九時至隔天凌晨三時,是生長激素分泌時候,建議應休息。
推薦文章
-
日本「長壽之鄉」76歲名醫傳授:每天只要3分鐘就能激活全身的運動
-
「不寫人生清單」79歲秦漢每天打籃球、下廚 愈老愈快樂!最想一圓吉他夢
-
芒果是發胖地雷水果?熱量其實沒想像中高!營養師揭13種芒果比一比
-
你的走路習慣一眼就被認為「比實際年齡大」?專家揭良好步行姿勢5重點
-
跑步和重訓都輸了!一項運動能延壽10年奪冠 身心靈健康同時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