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缺鐵性貧血 當心影響學習能力
【聯合新聞網╱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蔡妍心】
門診中有時會有家長帶著臉色蒼白的孩子來求診,或是因其他原因作血液檢查發現有貧血情形的孩子經轉介來就診。經病史詢問及基本檢驗發現是缺鐵性貧血的個案。
鐵質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礦物質,身體的血紅素合成及很多細胞的正常運作都需要鐵質。「鐵質缺乏」是目前世界各國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且尤其容易發生在6個月到兩歲的幼童,其次是青春期快速發育中的青少年。
缺鐵的原因大致上分為以下三大類——
1.攝取不足
2.需求量大於攝取量
3.從血液流失
鐵質攝取不足容易發生在早產兒或低體重出生的嬰幼兒、純母乳哺餵且副食品添加不理想的6個月到兩歲大的孩子、長期偏食的孩子。有慢性腹瀉或其他腸胃吸收功能障礙的孩子也容易缺鐵。身體正值快速生長的青少年,尤其是已經開始規律來月經者,鐵質的攝取也容易跟不上身體需求而缺鐵。
在門診也遇到一些病例是為了想要保持纖瘦身材而長期節食的青少年。至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因出血導致的缺鐵,則以急慢性的胃腸出血、月經過多或長期流鼻血等較為常見。
貧血只是缺鐵表現的一種,多方的研究已經證實長期缺鐵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及注意力,運動協調性和心智、語言發展等都會不如理想。更甚者會出現倦怠、呼吸急促、心跳過速併有雜音等問題。這些情形可以經由醫師檢查診斷後處方給予3到6個月的口服鐵質等到改善。
推薦文章
-
🎧|怕老、怕虛?女人也可以「壯陽」?中醫教你養生新觀念
-
院長講堂/花蓮醫院院長林彥雄 撐起玉里兒童醫療網 推長照、健檢護鄉親
-
久咳逾10天有可能感染黴漿菌 成人、小孩感染主要差在1症狀
-
乳房鈣化點是什麼,跟纖維囊腫一樣嗎?醫:9成是良性,但一情況可能早期乳癌
-
院長講堂/北醫附醫院長施俊明 浪漫心臟內科醫師 動刀救命也懂病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