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缺鐵性貧血 當心影響學習能力
【聯合新聞網╱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蔡妍心】
門診中有時會有家長帶著臉色蒼白的孩子來求診,或是因其他原因作血液檢查發現有貧血情形的孩子經轉介來就診。經病史詢問及基本檢驗發現是缺鐵性貧血的個案。
鐵質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礦物質,身體的血紅素合成及很多細胞的正常運作都需要鐵質。「鐵質缺乏」是目前世界各國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且尤其容易發生在6個月到兩歲的幼童,其次是青春期快速發育中的青少年。
缺鐵的原因大致上分為以下三大類——
1.攝取不足
2.需求量大於攝取量
3.從血液流失
鐵質攝取不足容易發生在早產兒或低體重出生的嬰幼兒、純母乳哺餵且副食品添加不理想的6個月到兩歲大的孩子、長期偏食的孩子。有慢性腹瀉或其他腸胃吸收功能障礙的孩子也容易缺鐵。身體正值快速生長的青少年,尤其是已經開始規律來月經者,鐵質的攝取也容易跟不上身體需求而缺鐵。
在門診也遇到一些病例是為了想要保持纖瘦身材而長期節食的青少年。至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因出血導致的缺鐵,則以急慢性的胃腸出血、月經過多或長期流鼻血等較為常見。
貧血只是缺鐵表現的一種,多方的研究已經證實長期缺鐵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及注意力,運動協調性和心智、語言發展等都會不如理想。更甚者會出現倦怠、呼吸急促、心跳過速併有雜音等問題。這些情形可以經由醫師檢查診斷後處方給予3到6個月的口服鐵質等到改善。
推薦文章
-
性早熟造成骨齡超前?醫:肥胖也會造成骨齡暴衝、縮短長高時間!
-
診所流感驗出率僅6成左右,不對勁快自費吃紓伏效?醫說明流感快篩準確度差異
-
正在減肥,早餐應該吃什麼?研究揭性別不同吃的也有差異
-
女教師經期亂確診子宮內膜癌 醫師提醒避危險因子
-
神奇食物護心、補腦、抗發炎!挑「這種」吃,每周吃一次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