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沒疫苗也沒特效藥 只能勤洗手
對抗腸病毒是我國防疫史上重要戰役之一,也為國內防疫體系帶來重大變革,一九九九年衛生署整合防疫單位為疾病管制局(現疾管署)、建立傳染病停課機制,現在大家琅琅上口的「勤洗手」,也因應腸病毒防疫而生。
時間拉回廿年前,「當年這場怪病來勢洶洶,令許多醫師手足無措!」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當年是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院長。他回憶,接連兩天,分別有醫師跟他報告手足口症病童死亡案例,「當時我覺得很奇怪,一般來講手足口症,並不會致死。」
此後約莫二周,光是林口長庚就有七名病童死亡,每位醫師都膽戰心驚。後來,林奏延花了很大功夫,說服一位死亡病童的家長同意解剖,從孩子遺體的腦幹、腦脊髓液等處,都培養出腸病毒七十一型。在此之前,衛生單位根本沒聽過「腸病毒七十一型」。
得知腸病毒肇禍,防疫單位非常錯愕。而腸病毒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靠著勤洗手,及早發現症狀等宣導,控制疫情。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張鑾英說,腸病毒七十一型疫苗研發即將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在疫苗問世前,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腸病毒防疫重點為降低重症及死亡個案,除了勤洗手,各地衛生局也與醫學中心合作,了解流行病毒型別。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又有新病毒?人類偏肺病毒、蘋果病、黴漿菌肺炎比一比,症狀都很像怎分辨?
-
你也會對著桌面椅子噴酒精消毒?醫曝真正關鍵「這1處」卻很多人忽略
-
為何呼吸道病毒在夏天也猖獗?非藥物介入3防線阻病毒
-
🎧|腸病毒重擊43歲爸爸:手腳水泡劇痛,痛苦經歷超出預期
-
腸病毒四月底將進入流行期,如何有效消毒與防治?高危險族群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