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腸病毒 勤洗手最有效
腸病毒容易感染5歲以下嬰幼兒,最近門診中有不少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族群,甚至還有高年級學童,提醒家長注意。
11歲的阿翔兩天前跟媽媽說喉嚨痛,看他沒發燒、流鼻水、咳嗽,只叫他多喝水少吃辣,沒想到手腳開始出現紅疹和小水泡、口腔潰瘍,吃東西很痛,媽媽帶他就醫,確診感染腸病毒。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資料顯示,腸病毒流行期落在夏季,現在進入流行高峰期,9月開學季又是新一波流行,這和學校群體生活交互傳染有關。
多數腸病毒感染沒有明顯症狀,有些只出現一般感冒症狀,臨床表現為手足口病及皰疹性咽峽炎。小於5歲幼兒比較會出現反覆高燒、咽喉水泡潰瘍無法進食症狀,少數病人出現腸病毒重症,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腸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皰疹性咽峽炎」及「手口足症」一般由 A 型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感染所引起,小病患常因口腔潰瘍的疼痛感無法進食造成脫水須住院治療,病程約5到7天。
腸病毒的傳染方式多為「糞口傳染」及「飛沫傳染」,病童口水及糞便都有腸病毒,因此環境清潔,如學校的教室、公共廁所、家中的餐桌等,和照顧者,如家中父母或祖父母、保母、幼兒園老師的衛生習慣,格外重要。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雖說5歲以下嬰幼兒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但任何年齡層孩童都要提高警覺,正確勤洗手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提醒家長,染腸病毒的嬰幼兒,如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也就是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病徵,只要出現任一項,請盡速就醫治療。
推薦文章
-
僅出生7天!男嬰染腸病毒釀敗血症亡 疾管署估10月進入流行期
-
又是伊科病毒!出生5天嬰嗜睡、不明瘀青 染腸病毒重症 案例創6年新高
-
科普好健康/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初期易發燒、出血、瘀青
-
腸病毒增1死1重症 羅一鈞:流行延至8月底
-
吃鳳梨有哪些好處和壞處?營養師揭一日份量和最佳食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