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不擦乾亂甩 小心病毒沒死續散播
勤洗手是防腸病毒關鍵,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手要怎麼洗才對。疾管署表示,洗手時用肥皂濕搓20秒鐘,徹底沖乾淨後一定要擦乾雙手,切忌濕手亂甩,可能散播病毒。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表示,今年腸病毒疫情比往年來的晚,估計4月底進入流行期,且高峰可能落在6月,提醒家長、老師要小心提防。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勤洗手是防範腸病毒關鍵,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在如廁後、進食前好好洗手,並且要確實把手擦乾。
正確洗手步驟為濕、搓、沖、捧、擦,羅一鈞表示,用肥皂或洗手乳在手心、手背搓揉超過20秒,手上各部位都要搓到,透過物理性的動作把病毒帶離;洗完手也一定要用乾淨的毛巾或紙巾把手擦乾,同樣是透過「擦」的物理動作,加速病毒離去。
羅一鈞表示,有些人只用清水洗手,手上可能還有很多細菌,若又沒把手擦乾,到處甩水的話,也可能會散布病菌。
洗手姿勢口訣,「內」,掌心對掌心搓揉;「外」,掌心搓揉手背再兩手交替;「夾」,指縫間搓揉;「弓」,指背向掌心搓揉;「大」,虎口握拇指搓揉,再兩手交替;「立」,指尖對掌心搓揉,再兩手交替;「腕」,沖洗手腕。
疾管署防疫醫師李彥儀表示,腸病毒病程發展快速,尤其5歲以下嬰幼兒是重症高危險群。如果家中嬰幼兒確診為腸病毒,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有沒有重症前兆,包含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抽筋、肌肉收縮)、呼吸急促等,一定要立刻就醫。
推薦文章
-
叫外送、吃自助餐都很雷!食安專家眼中6項「絕對不會做」的事
-
為什麼幼兒園老師不會被孩子傳染感冒?托育員揭3大習慣保持健康
-
感冒急救喝薑棗茶能改善上呼吸道感染?醫師詳解坊間妙方是否真有效用
-
家裡一堆淘汰手機殼不用丟了!6招簡單加工化身實用生活小物
-
避免廚房常見壞習慣 專家列9大NG行可能害你吃進致病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