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腸、剪會陰 「生產全餐」孕婦陰影
很多孕婦生產時,經歷灌腸、剃毛、禁食、人工破水、剪會陰等「生產全餐」,痛苦經驗讓她們不敢生第二胎。生產改革行動聯盟(生動盟)昨天呼籲衛福部及國內相關醫學會制訂「孕產婦照護臨床指引」,讓媽媽享有「溫柔生產」人權。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榮譽教授郭素珍表示,「生產全餐」並非必要,舉例來說,屬於低危險群的產婦不須切開會陰生產但在台灣,產婦生第一胎時幾乎都會被剪會陰,國外產婦遭遇此狀況的機率只有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甚至更低。
生動盟也說,有些產婦在生產時會被壓肚子,造成腹部瘀青,導致生產後哺乳不便,也有產婦因剃毛增加微小傷口感染,甚至被告知「可能要開刀」而禁食造成身體虛弱。對這些醫療處置,產婦不敢反抗醫師權威,只好吃「全餐」。
二○○六年起,衛福部多次委託學界、醫界研究,試圖發展本土化友善生產模式,很多婦產科醫師也認為有些「產科常規」可以取消。
生動盟呼籲衛福部及醫學會應跟進美國、英國及日本等先進國家制訂「孕產婦照護臨床指引」,並公開於網站,讓孕婦對生產過程做足心理準備;生產時,也應由醫護人員告知接下來的步驟。
青年診所婦產科醫師陳鈺萍表示,「孕產婦照護臨床指引」讓孕婦瞭解生產流程,現今衛福部雖有媽媽手冊,但資訊僅包括孕期間照護注意事項,對生產流程並未著墨。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黃純英表示,去年起建構友善溫馨生產試辦計畫,讓產婦選想要的生產方式;至於「生產指引」,目前在建置中。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推薦文章
-
美食安專家揭十大中毒高風險食物 一種水果入列「曾讓40人喪命」
-
健身3動作肩膀容易拉傷 中醫師授4穴道2茶飲助緩肩部不適
-
喝水、吃魚、二手菸霧…都可能有重金屬污染!做對4件事降神經系統傷害
-
十大死因多與空汙相關!一輩子累積的PM2.5暴露量 也增失智風險
-
食物掉地上「5秒內撿起來就沒事」?科學家解答究竟還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