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觸塑化劑…小孩氣喘風險增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
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針對八歲男孩的研究發現,母親懷孕時接觸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塑化劑越多,孩子患喘鳴、氣喘比率就越高;接觸高量塑化劑母親之子患喘鳴風險,是低量接觸者之子的四點九五倍。
喘鳴是指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鳴聲,似吹哨子聲,又稱哮喘。
國衛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研究員王淑麗等人,昨在台灣公共衛生學會聯合研討會發表孕婦接觸塑化劑的九年追蹤研究,證實孕婦吃進或接觸塑化劑,會危害孩子健康。
研究團隊成員、博士生古琇瑩說,研究原收案三百八十八名懷孕婦女,追蹤他們產下的孩子長達九年,最後有效樣本一百七十一名。
研究結果顯示,孕婦尿中若有高濃度塑化劑代謝物MEHP,檢驗其子八歲時的氣喘指標之一total IgE也顯著較高。若二歲及五歲男孩尿中DEHP濃度高,得到氣喘風險也高。
推薦文章
-
感冒、過敏性鼻炎如何分辨?多管齊下 遠離換季過敏
-
苦杏仁有毒,入藥可治感冒、流感、肺炎!杏仁不等於苦杏仁
-
日本旅遊怎麼避免得流感? 林氏璧公開私人8項防疫小物
-
2025市售6款魚油推薦!解析魚油功效、挑選、如何吃才有感?
-
大S不敵流感享年48歲 胸腔重症科醫:年輕人也可能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