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生產 養老金、育兒費得同時存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台灣正面臨少子化的問題。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壽險業者指出,出得晚且生得少是台灣市場趨勢,現代父母得同步規畫兒女的成長基金和自己的養老金。
台灣人壽副總經理許義全說,現在大部分父母親因為孩子生得少,對孩子的保險幾乎都先以存教育基金為主。現在有些媽媽生第一胎時,已超過〺五歲,這個年齡層其實已經開始累積退休金,現在又多了一筆教育基金,成本壓力不輕。
他建議,父母親為小孩規畫儲蓄或教育年金,可選擇還本成分較高的儲蓄還本險,在小孩成長同時,可累積學費等教育費用。
父母要同時為子女及自己規畫,可考慮投資型商品,目前透過銀行買基金,定期定額最低門檻要五千元,若財力較緊,投資型保單門檻最低只要三千元即可。
【2010/01/31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攜手醫療院所共創永續發展的新契機!正視少子化、高齡化的衝擊
-
醫學期刊刺胳針談台灣健保困境 這點讓醫護充滿倦怠感!3解方改善
-
中元超渡不只為親人祈福!超渡毛小孩大增、農藥行也超渡昆蟲
-
少子化是年輕人養不起?月薪多少才能生小孩?網友公認「超過x萬」才敢生
-
有沒有子女都要學習「獨老」!光有長照險不夠,還需布局2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