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釋疑/規矩可以鬆綁 但非百無禁忌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不少婦女在生產前,總被老一輩的訂下許多規矩,包括不能吹風、不能洗澡、不能洗髮……,讓許多產婦困擾不已;不過,中醫婦科醫學會前理事長徐慧茵表示,隨著時空環境改變,有些觀念應該可以修正,但也並非百無禁忌。
●傳統說法 不能洗頭髮、洗澡
有關「產後不吹風」的說法,主要是婦女在生產時,隨著荷爾蒙的刺激會讓骨盆腔關節變得鬆弛,加上產後氣血衰弱,風寒濕邪易趁虛而入,因而引起感冒、風濕、關節痠痛等毛病纏身;徐慧茵說,不論是吹冷氣、吹電風扇、洗澡、洗頭髮、自然風,都算是六邪中的「風邪」。
觀念導正 洗完立刻擦乾
站在衛生觀點,如果在一個月都不能洗澡或洗頭髮,相信許多人會受不了。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不洗澡容易讓會陰部孳生細菌,不洗頭則可能造成頭皮發炎。
徐慧茵說,古人是把水煮開了,然後端到房間內,等水溫降低以後再洗,如此一方面可提高室溫,另一方面則因滾過的水是無菌的,比較不會有感染之虞,但如果在冬天坐月子,建議可備好暖爐,待沐浴及洗頭皆完成後,即立刻擦乾、吹乾,不要著涼即可。
●傳統說法 只能喝米酒水
有人嚴格到坐月子不能碰生水,即使要喝,也只限米酒水。
觀念導正 米酒水喝多 體內上火
開業中醫師陳潮宗表示,如果產婦嚴格限制水分的攝取,將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造成脫水現象,何況以米酒水或藥膳湯來解渴,可能會出現愈喝愈渴、愈上火的情形,所以在口渴時,可喝些清淡的湯品如銀耳湯、山藥湯解渴,或以熱性的水果如葡萄、龍眼及櫻桃切塊,煮成水果茶,就可適時補充水分。
【2009/11/01 元氣周報】
推薦文章
-
流感重症4大警訊 掌握黃金就醫時間
-
小S證實大S死訊,流感併發肺炎逝!我得的是感冒還是流感?4大指標教分辨 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
穿高領毛衣不好看怎修飾?造型師提供2具體技巧:方法意外簡單
-
過年期間就醫 輕症別直奔急診
-
感冒高危險期 優先保暖「2個部位」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