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 可能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惹禍
在心臟、肝臟、腎臟皆無異狀,亦無靜脈血栓等情形的狀況下,卻有長時間有雙腿不對稱腫脹不消,甚至出現小腿脹痛及色素沉澱,小心!可能患有「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卻不自知。
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髂靜脈位於骨盆腔中肚臍後靠近脊椎的位置,會產生壓迫是因髂靜脈跟髂動脈有一小段重疊,當年齡老化,動脈可能產生硬化現象、或因骨盆前傾或歪斜時,髂靜脈就可能被壓迫。
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常好發於50歲以上年長女性、活動力旺盛的年輕男性、孕婦及膀胱疾病、腫瘤、先天異位腎臟等患者。
根據統計,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發生率約20%,其實並不少見。很多人可能患有髂靜脈壓迫卻不自知,是因輕度的靜脈受壓,不會出現症狀;若長期受到嚴重壓迫,會造成靜脈血液回流障礙和下肢靜脈壓力升高,有2%至5%患者會出現臨床症狀。
髂靜脈壓迫的症狀,輕則下肢水腫脹痛、色素沉著,重則皮膚潰瘍或併發靜脈血栓,甚至有時會造成男性精索靜脈曲張和不育。
張嘉修表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在臨床上很容易被忽視且不易診斷,在國內外報導的病例絕大多數都是在治療靜脈血栓時被發現的,但對於非血栓性的髂靜脈壓迫現象,因診斷不易尤其應小心注意。目前最可靠的診斷方法有下肢靜脈攝影及血管內超音波檢查。其中血管內超音波檢查是近年開始發展的技術,對於確定病灶原因、評估是否合併血栓及血管內治療的位置等很有幫助。
張嘉修提醒,症狀輕微的病人,建議可每天抬高患肢,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或穿著減壓彈性襪;症狀嚴重的患者,可在病灶處行氣球擴張和置放自膨式靜脈支架,不僅傷口小、復原快,成效顯著,為現在主流治療方式。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常合併血栓形成,若無血栓則診斷不易,張嘉修呼籲,若長時間雙腿不對稱腫脹,除了需要適時運動及補充水分預防血栓形成,更應及早就醫檢查,以免釀成大禍。(諮詢專家/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嘉修)
推薦文章
-
肺栓塞可能導致器官永久傷害 醫師說出現這關鍵症狀快就醫
-
6旬翁嫌回診麻煩自行購藥控制血糖 半年後糖尿病惡化還罹晚期腎病變
-
台師大女足抽血案/一天抽多次血會怎樣?醫曝重複抽血可能造成的危害
-
腹水不一定是肝病!腹水4個主因 不同病因的治療方法差異很大
-
指尖變圓、手腳夜間痛…重症醫示警「這些手腳異狀」恐是癌症前兆!症狀持續逾2週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