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黏上手機怎麼辦?從小培養其他興趣

聯合報 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父母可以從培養孩子興趣著手,幫助孩子減少螢幕使用時間。本報資料照片

父母的壓力程度,與孩子使用螢幕時間長度有關。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兒童使用螢幕的時間增三倍,從每日2小時增加到6小時,尤其壓力較高的父母,孩子使用螢幕時間也比較長。專家建議,邁入後疫情時代,父母可培養孩子興趣,透過覺察壓力現況、創造親子共處時間、規畫螢幕使用同時可做的身體活動等3個步驟,促進身心健康。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學者10月發表於《情感疾患報告期刊》的研究調查,發現新冠病毒學校關閉期間,兒童每天平均花在螢幕上的時間將近6小時,有些孩子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甚至高達13小時。兒童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較疫情發生前平均增加3.2小時;家長的壓力水平呈現中度到高度,高壓力水平的父母與兒童使用螢幕時間增加有顯著相關。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疫情剝奪實體互動,在家時間拉長,孩子使用網路、螢幕時間因此增加。台灣也有相同現象,疫情發生後,許多事情轉為數位化,包括課業學習、同儕聊天、朋友互動等,螢幕使用時間就會增加,建議父母可以從培養孩子興趣著手,增加跳舞、打球、閱讀、畫畫等休息活動,幫助孩子減少螢幕使用時間。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家長可透過3個步驟促進自己與孩子的身心健康。

1.「覺察」自身壓力現況,釐清壓力源,例如工作是否超負荷、經濟問題,或空間問題如房內即教室、工作場所,制定改善方法或適應接受。

2.「創造」親子共處,以正向態度將壓力轉為助力,例如讓孩子共同分攤家務、一起做飯、一起運動。

3.「規畫」身體活動,因後疫情時代很難限縮螢幕使用,但可以避免久坐,例如看電視時邀請孩子一起甩手、抬腿、深蹲,有助於緩解壓力維持健康身心。

親子關係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