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就吃鹽 長大更愛重鹹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
現代人愈吃愈鹹,可能是孩童時期就養成的習慣。美國研究發現,在嬰兒時期吃加鹽食品,日後更愛鹹食。董氏基金會昨天呼籲,青少年和學童愈吃愈鹹,鈉攝取量甚至比成人還高,應避免讓孩童太早接觸高鹽食品,以免養成嗜鹹壞習慣。
董氏基金會2012年調查1140位11到61歲民眾,發現學童比成人更喜歡也更常吃高鹽食物,最常攝取的含鹽較多食物,依序是鍋貼、炸雞塊、鹹酥雞、炸排骨、即食湯品、洋芋片、泡麵等。2010至201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也顯示,學童每日鈉攝取量比成人高,超出建議量2400毫克的1.5到2倍。
「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發表一項研究,讓2到6月大的61名嬰兒試喝白開水和兩種不同鹹度的鹽水,2個月大的嬰兒對鹽水多不感興趣或拒喝,但6個月大以前吃過餅乾、穀物等加鹽調味食品的嬰兒,明顯偏好鹽水;3年後再追蹤3到4歲的孩子26名,6個月大以前吃過餅乾、穀物等加鹽調味食品的孩童,日後也比較喜歡重鹹食物。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孩童鈉攝取過量,會妨礙對鋅的吸收,影響智力發展,更會增加日後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胃癌、腎結石等慢性病風險。
她警告,身體要排出過量的鈉時,還帶走鈣質,導致骨鈣流失、骨密度降低,影響成長發育,造成孩子長不高、成人骨鬆等現象。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現代不只小孩吃太鹹,大人也吃太鹹,常常一碗湯就含有1公克的鹽,很容易就超標;更不用說國人愛吃的鹹酥雞,除了醃漬時放鹽外,炸完還要加胡椒鹽,鹽量驚人。很多人減重減不下來,李婉萍說,也許就是鹽分惹禍,因為鹽會使水分滯留;民眾不要覺得喝湯沒關係,湯裡也有鹽分,不加鹽的湯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時隔4年首例!7旬女發燒全身無力 沒碰過動物竟確診「兔熱病」
-
不是胸口痛才是心衰竭!喘到不能平躺就是心臟在求救
-
奠定健康的一天 專家教你從早晨6個好習慣開始控制血壓
-
預防代謝症候群 健康存摺設專區可算疾病風險
-
男性40歲就應開始做健檢!醫師給每個年齡層的健檢項目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