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精神疾病 家人不能逃避
【聯合報╱本報訊】
以往在醫院服務時,常發現至精神科診治的孩子,普遍發病已有一段日子,因症狀嚴重到家人無法應付,才被帶來求助。
探究緣由,除了照顧者未能察覺、正視早期警訊外,擔心被標籤化與對治療的不信任,也是延遲送醫的主因。
辨識徵兆 避免惡化
現今醫藥科技發達,多數疾患若可以盡早獲得診斷與妥善處置,傾向會有較好的預後發展,即使無法完全康復,尚能避免惡化或維持一定功能水平,兒童與青少年的精神疾病亦是如此。
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著想,防止積重難返的情形發生,家長對於相關異常的認識,與懂得辨識可能的徵兆就很重要。一般而言,兒童與青少年的精神疾病約可分為以下幾類:
1.焦慮性疾患:例如強迫症、創傷後壓力失調、社交恐懼症與泛慮症等。持續的緊張、不安會干擾孩子日常活動的進行,導致生活上的不便。
2.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容易分心、好動與行為衝動、莽撞等現象可能單一或合併存在,學習效能因而大打折扣。
3.自閉症:通常在孩子3歲以前便可發現異狀,雖然患者個別的表現差異性大,但主要問題是語言溝通與人際互動上的障礙。
4.飲食疾患:例如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暴食症與狂食症。患者往往「極度」關切自己的體重,與攝取的食物對體重可能帶來的影響。
5.情感性疾患:例如憂鬱症、躁鬱症等。患者也許一直處於悲傷、愁苦的情緒之中,或在極端的正負向情緒來回不定。
6.精神分裂症:主要問題是思考的障礙,患者的想法嚴重脫離現實,舉止怪異,常伴隨有妄想、幻覺,社會功能逐漸退化。
觀察跡象 就醫評估
若觀察到孩子有以下的跡象出現,家長最好要小心看待,並且安排就醫評估:
1.情緒劇烈變化:整個人陷入沮喪、鬱悶中或明顯社交退縮,凡事都毫無興趣達2周以上;情緒起伏太大,反覆無常,影響居家或學校的人際關係維持。
2.身心反應過度:毫無理由的害怕、恐慌,感覺好像快要崩潰一樣。過程中可能伴隨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發抖與暈眩等生理症狀。
3.行為判若兩人:性格和過去差很多,常有危險或失控的表現,例如頻出現暴力、攻擊、破壞等偏差行為,對周遭他人鮮少關心或不懷好意。
4.難以保持專注:平時總是坐不住,做事毛毛躁躁,缺乏耐心,無法聚焦完成特定作業,而聽話常只聽一半,容易恍神。
5.莫名體重銳減:突然食慾不振,刻意減少進食;吃完東西常立即催吐或偷偷使用瀉藥、利尿劑,如此需懷疑有飲食疾患。
6.嘗試自我傷害:言語、文字間流露輕生的念頭,甚至已有具體計畫或曾進行相關活動,例如拿刀畫手腕、拔自己頭髮。
7.濫用有害物質:利用毒品、藥物、酒精等來自我麻醉,藉以尋求放鬆、快樂或處理生活壓力。
配合醫囑 用愛陪伴
一旦孩子確定有精神疾病,首要之務就是要坦然面對,切勿因覺得羞恥或有罪惡感而逃避,並積極配合醫囑治療,充實相關專業知能,學習如何自處與提供幫助,改善彼此的互動方式,相信在充分的愛與關懷下,孩子終能走出黑暗,迎向陽光。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變性後遭性騷 她崩潰得恐懼症
-
🎧|你也是「I人」嗎?專家教你如何逐步擺脫社交恐懼
-
中年男夜尿5、6次 白天想睡險釀車禍
-
百憂解退出台灣11月1日停止健保申報 醫師嘆:只能接受
-
近80歲退休師「忘東忘西」非失智 醫:及早診斷有機會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