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孩兒過敏 長庚研究:多嘗試致敏食物過敏機會反低
過敏是兒童常見的病症,基隆長庚醫院研究團隊發現,嬰兒在1歲前被餵食含有易致敏性的副食品種類越多,被檢測出過敏體質的機會愈低,如水果、蛋白、蛋黃、魚、有殼類海鮮、花生等6種易致敏性食物,該研究也已於2017年11月,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兒科研究(Pediatric Research)」中。
基隆長庚兒科團隊針對272名嬰幼兒進行研究,1歲時用抽血方式檢驗血中40種過敏原,含20種食物性過敏原及20種吸入性過敏原,以及IgE過敏球蛋白,結果發現,嬰兒在1歲前被餵食的副食品種類越多,包含水果、蛋白、蛋黃、魚、有殼類海鮮、花生等6種易致敏性食物,嬰兒被檢測出過敏體質的機會愈低。
基隆長庚兒童胃腸科醫師花曼津表示,1歲前曾餵食大於5種易致敏性食物的嬰兒,比起只餵食小於2種易致敏性食物的嬰兒,過敏體質風險約可下降四成,IgE過敏球蛋白指數也顯著較低。
花曼津說,嬰幼兒的腸胃道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因此具有可塑性,若早期可以接觸多種食物,增加小孩的耐受性,反而可以影響嬰幼兒的腸道免疫系統,也可能因此降低兒童過敏體質的風險。
不過,研究的結果並非建議家長要瘋狂餵食小孩「容易致敏的食物」,而是要先注意小孩的吞嚥狀況,每次嘗試1樣容易致敏的食物,並連續餵食多日,觀察是否有過敏反應,若沒有出現過敏反應,再繼續嘗試另外一種,出現疹子、嘔吐等症狀,就可能是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餵食並就醫。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沒感冒卻狂打噴嚏、流鼻水?小心是「溫差過敏」醫揭日常預防方法
-
37歲媽媽愛運動、無家族史 忽略「類更年期症狀」一檢查就是大腸癌末期
-
皮膚搔癢紅腫像不定時炸彈 蕁麻疹發作時若喉嚨緊應立即就醫
-
蟑螂能不能打?為什麼蟑螂總往人身上飛?看到「蟑螂出沒」必做4件事
-
奇異果連皮吃更好!營養師教怎麼吃可解便祕兼穩血糖